关键词
从《屋顶丽人》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书写
作者: 张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他者   女性书写   女性  
描述: 《屋顶丽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刻画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表明生活于父权制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女性在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生存困境。莱辛将"女性书写"叙述策略成功地运用到小说创作中,着力描述了女主人公被欣赏的"他者"身份,塑造了一位高傲、冷漠而又沉着的"另类"女性形象,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文化对女性的统治与压抑,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深切关注和敏锐思考。
彼得堡苏联往事中的丽影:《女性时代》及其话剧演绎
作者: 薛冉冉   薛桂谭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彼得堡记忆   苏联叙事   女性书写  
描述: 作者简介:薛冉冉(1983.11-),女,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当代俄罗斯文学; 薛桂谭(1983.10-),女,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 摘 要:文本试通过分析当代俄罗斯文坛颇受关注的作品《女性时代》及其同名话剧版,来考查女性作家对苏联往事的讲述,即苏联往事讲述中的女性书写及女性形象的呈现。
当女作家书写女革命者——张爱玲《色·戒》与多丽丝·莱辛《好人恐怖分子》比较研究
作者: 陈宏川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女性书写   改写  
描述: 张爱玲的《色・戒》与多丽丝・莱辛的《好人恐怖分子》的主题都涉及女性视角下的政治和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品所塑造的女性革命者形象都难以被主流文学界定和分类,被认为是怪胎。实际上两位作者都是以政治为背景,着重刻画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内心世界,通过突出女性的弱点和复杂性,试图解构传统文学中女革命者的形象,还原女革命者的真实面貌,这两位女性作家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尽力地与父权文学做抗争,为女性文学谋求一席之地。
陈丹燕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杨依欣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丹燕   女性书写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陈丹燕在大陆女性作家中,被称为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品体裁涵盖小说、散文、传记文学、口述访谈,其中又以小说作品,最为人称道,主要原因在於小说皆是以女性作为书写主题,透过小说的女性角色研究与书写女性时所反映出来的隐藏涵意,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第一章,针对前人的研究心得与自己所欲研究的范围的部分,进行说明。之前的研究并未针对女性书写的部分进行更进一步的连结,以归纳法、文本分析法,透过女性主义来进行文本的研究,找出作者塑造的女性形象时,所蕴含的象徵意涵与时代性。第二章,则从陈丹燕的个人经历及作品的介绍
不同文本,不同镜像:施济美与张爱玲小说女性书写比较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施济美   女性书写   小说  
描述: 施济美与张爱玲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文学的两朵奇葩,一个抒写性灵,追求艺术化人生;一个顺应世俗,消费历史细节来支撑生命。因此她们笔下的女性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将着重比较分析施济美、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在婚恋观、女性悲剧命运构成方面的异同,在比较的视野和思维活动中挖掘施济美张爱玲独特的女性书写特质,并为她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位做出尽量准确的判断。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作者: 赖一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小说   客家文化认同书写   原住民书写   女性书写   史诗建构  
描述: 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建构开创者,光复后客家方言写作首倡者,光复后最早进行原住民书写、也是相关著述最丰富的作家之一,乡土派代表作家。出身于底层的钟肇政,秉持底层认同,坚持客家书写、女性书写和原住民书写。光复后钟肇政第一个提出客家方言写作,实践上主要是对词语进行纯化、提炼;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客家民俗,把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
吕赫若书写女性研究
作者: 许芷若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吕赫若   女性书写   空间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1914-1951)擅長描寫女性生存的困境,控訴社會、文化、制度、父權對女性的壓迫。本論文立足於前人豐碩的研究成果,運用文學理論多方面探究呂赫若女性小說的意涵,期待能深入的剖析呂赫若女性創作的底蘊。研究內容:第一章「緒論」提出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爬梳呂赫若小說之研究資料,列出研究架構。第二章「呂赫若女性書寫之創作動因」探討何以其小說作品中多以女性為主要刻畫對象?試圖這個前人多注意卻無深入探討的文學現象找到解答。第三章研究「呂赫若女性小說的主題」挖掘呂赫若文本中女性受壓迫
以跨越地平线:论《方舟》与《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女性书写
作者: 滕腾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出藩篱   张洁   女性书写   悲剧结局   张辛欣   主体姿态  
描述: 经过十七年和文革的沉寂,女性主义文学终于在1980年代重新“浮出历史地表”,一批年轻有为的女作家迈出了为女性争取平等与权利的第一步.1980年代初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张洁、张辛欣的女性主义小说《方舟》和《在同一地平线上》,分别对当下女性的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思考,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出路.虽然两人的努力最终未获得成功,但她们勇开先河的魄力和探索的力度都为之后的女性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传统中反传统:论莎菲形象的悖论性及女性书写的困境
作者: 黄彩萍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反传统   悖论性   困境   莎菲形象   女性书写  
描述: 丁玲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标志性的作家,虽然目前丁玲研究已抵达瓶颈,但只要女性对自己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存在的探寻没有停止,丁玲及作品研究就还会有开拓的空间。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极具歧义和丰富性,该文着重从性张扬与性压抑、自恋与自虐、觉醒与困惑三个方面分析莎菲形象的悖论性,莎菲的焦虑、孤独正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悲剧命运和精神困境的寓言式表达,莎菲们无处逃遁和突围,只能陷入角色的迷茫和文化的焦虑中,丁玲和莎菲一样,只能在传统中反传统,女性仍然难以有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文化主体地位,莎菲悖论的形象也正昭示出女性书写的
漂流後逃亡,追寻得自由:黄碧云小说中的女性历史、女性意识与女性情欲之研究
作者: 谢静雯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香港文学   女性书写   黄碧云   女性历史   女性情欲  
描述: 黄碧云以暴烈与温柔书写生命及情感,於文坛自成一格;并以香港为根柢,道出深受九七大限威胁的香港人之爱恨情仇。本论文旨在聚焦於黄碧云小说作品中深切关注的「女性」主题,透过相关文本及理论研究的探源与梳理,观看其笔下女性如何在残酷暴虐世道下,坚强柔韧地与家国霸权抗衡、与惨烈命运搏斗、与自我主体对话。 本论文架构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本论文的研究动机与方法,及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探讨。第二章就黄碧云的创作观点与理念,爬梳其如何书写、书写什麽、为何如此书写女性的脉络;分析其零碎书写及小写叙事模式的语言艺术、女性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