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8 条
-
多舛的命运,不灭的生命之火: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威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妮亚》
-
作者:
赵莉
朱学慧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拉.凯瑟
安东妮亚
性政治
女性主义
-
描述:
,而且大多数人物形象都是以男性文本及经历为基础。鉴于此,为了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者纷纷致力于挖掘被传统文学史淹没的女作家及其作品,建构女性主义自己的文学,威拉.凯瑟就是被重新发掘的女作家之一。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进行解读。
-
洗涤灵魂深处的罪恶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理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浴》
弱者
严歌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严歌苓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天浴》主人公最终以决绝的方式反抗了人性中的恶,以天浴的形式洗涤下自身肉体的不洁而张扬了人性中的善,最终完成了心灵上的自我救赎。
-
破茧未成蝶:《独角兽》封闭世界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周鹏宇
唐静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闭式小说
《独角兽》
女性主义
-
描述:
《独角兽》是一部典型的封闭式小说,作者默多克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在封闭的环境中渴望自由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期待冲破牢笼,最终她冲破了牢笼,获得了自由,但是她的自由却是以死亡为代价换来的。默多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把女性主义融入了她所创造的封闭世界中。
-
后现代语境中的职业女性与女性文学
-
作者:
田小枫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躯体写作
后现代
女性主义
-
描述:
职业女性是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新的女性形象,职业女性不仅开启了妇女解放历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营造了女性主义文学中的新形象。本文分析了当前文学对职业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映以及职业女性的躯体化写作倾向,并从两性文化的角度反思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
-
默多克《独角兽》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乔良
来源: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艾丽丝·默多克
《独角兽》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有着鲜明的艺术思想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她的《独角兽》可称之为女性主义文本的小说,以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塑造了在父权制的强大统治下失去爱,失去自由,而又在内心深处渴望爱,渴望自由,而最终导致悲惨结局的汉娜这一女性形象。
-
厌女者?还是同情者?
-
作者:
范楠楠
来源:
华夏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欲望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试图对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乔伊斯笔下的女性一向以负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因而被许多评论家理所当然的冠之以“厌女症”,本文通过对妇性摩莉的性认识、当时的历史
-
解读《日用家当》中蒂的形象
-
作者:
杜寅寅
来源:
科技资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塑造
女性主义
文化遗产
-
描述:
《日用家当》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44——)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通过对待家庭文化遗产“被子”的不同态度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对蒂的人物形象重新定位,从而发现蒂身上所特有的,代表当代美国黑人的文化遗产观和对抗压迫的鲜明特点。
-
无法解脱的困境——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无名的裘德》
-
作者:
李小冰
来源: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观
《无名的裘德》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淑是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形象的典范。哈代对淑反对父权制的刻画显示了他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但同时小说中男性观察视角和以男性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证明他也具有传统的父权思想。女性主义意识和父权思想共存是哈代对女性的矛盾态度的根源,因此他和他笔下的淑都注定无法从困境中解脱。
-
试论《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王一卓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
局限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艺复兴带来了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的先进思想,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更深受其影响,将平等思想植根于其女性形象塑造上。本文以《第十二夜》为例,主要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具体阐述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并探讨其影响与局限。
-
“三言”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杜爽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
女性意识
男权文化尺度
女性主义
-
描述:
冯梦龙塑造了一批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充分体现了他对待女性问题的进步性。但是,这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却并没有得到证实。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重新评估这批女性形象的内涵、实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揭示其在男权文化尺度深深扎根的实质和女性生存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