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 条
-
洗涤灵魂深处的罪恶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理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浴》
弱者
严歌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严歌苓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天浴》主人公最终以决绝的方式反抗了人性中的恶,以天浴的形式洗涤下自身肉体的不洁而张扬了人性中的善,最终完成了心灵上的自我救赎。
-
破茧未成蝶:《独角兽》封闭世界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周鹏宇
唐静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闭式小说
《独角兽》
女性主义
-
描述:
《独角兽》是一部典型的封闭式小说,作者默多克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在封闭的环境中渴望自由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期待冲破牢笼,最终她冲破了牢笼,获得了自由,但是她的自由却是以死亡为代价换来的。默多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把女性主义融入了她所创造的封闭世界中。
-
客家传统婚育文化的女性主义观照
-
作者:
李小华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育习俗
传统文化
女性主义
客家
-
描述:
以女性的婚育生活为视角,分析客家传统社会的婚育观念和习俗文化,认为男权意识主宰导致客家女性的悲情,由此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客家女性应走向自觉自立,客家女性的研究亦应立于女性主义的高度。
-
女性主义运动:历史与理论的演进逻辑
-
作者:
周绍雪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运动
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追溯了西方女性主义一百多年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过程。女性主义运动作为妇女争取平等和解放的社会实践活动,迄今掀起三次较为显著的浪潮。第一次浪潮主要围绕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展开,西方各国女性都相继
-
麦克罗碧的女性杂志意识形态分析述评
-
作者:
张舍茹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女性杂志
女性主义
-
描述:
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家安吉娜.麦克罗碧,是伯明翰学派较早认识到女性亚文化问题的女性研究者之一,也是伯明翰学派中最早对女性杂志进行研究的女性学者之一。她用意识形态理论来分析女性杂志,旨在剖析男权意识主导下的女性媒体形象的边缘化、刻板化、扭曲化的社会成因和文化成因,创建不带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的女性媒介话语,揭示并表达女性浏览女性杂志等大众媒介时独特的日常生活体验或媒介消费体验。
-
女性主义与女性文学
-
作者:
张彦芹
来源:
商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始终是一种与时俱进、持续不断改造社会的解构力量.西蒙·波娃经典的表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女性研究的学科化没有国界和民族界限.女性写作的积极意义普遍存在.
-
第一次妇女运动下的女性文学
-
作者:
闫爽
赵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次妇女运动
男权社会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根据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肖尔·沃特对女性文学三个阶段的划分,以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为主线,列举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作品,试图梳理出第一次妇女运动影响下女性文学的脉络。
-
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文化症候
-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文化症候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当我们回顾女性文学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女性文学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是,当我们着眼于发展,在首肯一切女性文学创作实绩的同时,则更倾向于探测其创作过程中浑然不觉的感性的情绪化的成分。必须认识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已陷入误区。目前,女性文学正面临着进步过程中自我反省的困境与危机,暴露出女性文学的一些时代焦虑。探讨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所陷入的误区和显现的精英主义文化症候,具有重要的学术前沿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
-
异样的空间:新时期女性文学私语化写作倾向探析
-
作者:
张建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叙述方式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私语化写作倾向是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文本内容和叙述方式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文章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其精神本质及价值意义,同时指出其现实局限及未来发展空间。
-
跨文化视角下的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分析
-
作者:
朱玉民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华裔女作家
文化差异
女性主义
-
描述:
民族文化是以民族、国家为根本框架的,具有地理上的意义。华裔己步出原有的民族国家体系而生活于美国,但依母脐带仍然使其存续原有的母体文化,长期生活于美国又使其适应于美国文化,而美国又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华裔们身上具有多文化性。世界正处于全球性的文化转型期,作为中国人文学中一个独具魅力的群体,美籍华裔女作家作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深远的文化意义。华裔美国女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他们的身份认同与艺术追求。无论他们是崇尚美国化,还是回归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作品中随处可见身处世界之间的华裔美国人面对身份问题时弃婴般的痛苦
<
1
2
3
4
5
6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