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艾丽莎的矛盾个性分析——《菊》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魏晓华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追求   矛盾   平等   女性主义  
描述: 频繁转换。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这一矛盾个性,揭示其内在和谐统一的意识根源,以此来探讨作者的女性主义观,探寻以艾丽莎为代表的女性的精神追求。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城堡》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杨秀丽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卡夫卡   《城堡》   女性主义  
描述: 《城堡》是卡夫卡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关它的著述已不胜枚举。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女性与男权中心的对立与屈从,女性对爱情基础上婚姻的追求,女性传统宿命的回归,并借此揭露男权中心文化体系对女性的压制和迫害,表达女性追求平等和自我的强烈愿望。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菲茨杰拉德的女性价值观
作者: 罗晓燕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女性价值观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在对女性人物尤其是对黛西的解读中潜存着男权意识及厌女症。尼克对女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立场和态度,对女性人物性格刻画的不确定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矛盾心理及双重女性价值观。
“弑父”的寓言——论白薇戏剧《打出幽灵塔》
作者: 殷红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薇   父亲形象   弑父   女性主义  
描述: 《打击幽灵塔》剧中的父亲形象既是实行家长权威的专制符码,也是进行性别压迫的性别符码。隐匿在文本中的女性基本情绪为焦虑、不满和愤怒,这一愤怒情绪的表达带出了文本中女性人物反抗的声音,与母亲的性别认同和女性反抗群体的出现成为抵抗父权统治的有效策略
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的幽闭意象解析
作者: 孟育凤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闭意象   《占有》   拜厄特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作家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以当代女作家独特的视角,发扬女性文学的传统,借助大量的幽闭意象,考察了远古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三个时期的女性人物的生存经历,揭示了从远古到现代的女性生存的集体经验和女性边缘化的历史。
性别角色与父权制专制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张丽   郭蕊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描述: 通过对王熙凤和斯佳丽这两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她们都是婚姻上的失败者,原因是她们都对父权制所建构的性别角色观念进行了反抗,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导致她们婚姻失败的根源,即父权制社会构建的社会性别结构与普遍存在的男性权力中心的结合。
解读《菊花》中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心理历程
作者: 杨红梅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命运   女性主义   心理历程  
描述: 女性主义者视角,分析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心理历程和情感世界,揭示出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个艺术形象的理解。
评《到灯塔去》中女性意识的发展
作者: 王静   来源: 民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优秀的表现其女性主义立场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中两个主要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莉莉·布里斯科的分析,探讨伍尔夫如何通过记录女性意识的发展来展示自己的女性主义.
评《到灯塔去》中女性意识的发展
作者: 王静   来源: 民风·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优秀的表现其女性主义立场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中两个主要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莉莉·布里斯科的分析,探讨伍尔夫如何通过记录女性意识的发展来展示自己的女性主义
《等待莱弗蒂》中女性的命运
作者: 李永梅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利福德.奥德茨   美国戏剧   《等待莱弗蒂》   女性主义  
描述: 克利福德.奥德茨饱蘸革命的激情创作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剧作《等待莱弗蒂》,他本人从而成了20世纪红色30年代的代言人。该剧开创了贯穿其他剧作的主题——对人性的讴歌,对贫困腐蚀性的剖析。文章通过对几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探讨了奥德茨对在这种贫困交加的大背景下女性悲惨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以及男性视角对他的制约。
< 1 2 3 4 5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