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8 条
-
女性主义与服装:时装摄影、时尚杂志、女性服装设计师视野中的女装
-
作者:
陶然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夏奈尔
女性服装
牛顿
时装摄影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服装的发展与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女装的发展体现了以男权中心主义为主的视觉传统,以及这种传统的演变和更替。在大众传媒中,时装摄影和时尚杂志是最能体现服装和社会关系的工具。摄影家牛顿的作品中
-
抗拒性阅读与女性批评的建构——评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
-
作者:
吴笛
徐绛雪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视角
抗拒性阅读
性政治
性的角色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她从性别差异入手,通过解构的方式,确定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再现女性形象的重要性,打破以往以男子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消解了传统
-
霓虹灯:都市与女性的双重指向
-
作者:
孙彤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城市化
新感觉派小说
女性解放
文化背景
霓虹灯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解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女性主义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的进化给了女性文学以发展的契机。新感觉派小说和卫慧棉棉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她们是摇曳在都市上空的“夜之花”,穿梭于夜色斑斓下,起舞于灯影迷离中,
-
从个体经验到文本创作的女性主义倾向——试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
作者:
钱志燕
来源: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囿
沉默
个体经验
匮乏
依附
女性主义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从而在其文本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她以个体经验走入文本创作之中,塑造了具有内囿、沉默、匮乏、依附等特征的女性形象以揭示痼疾,引起疗救,在"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文化理念建构
-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全球化
生态精神
批评话语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今世界,女权主义已经使得女性的声音不再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声音,但是总体上看女性作家和批评家的“生态意识”都很薄弱,文化思想界关注作家的“精神生态”的人很少。鉴于此,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文化理念建构的角度切入这一时代的困惑,通过女性原则的重新确立、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生态精神”的大力倡导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强调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命运,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
女性剧作:从“缺席”到“出席”
-
作者:
唐昱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形式
戏剧评论
女性戏剧创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戏剧剧本
-
描述: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的研究中,女性常常是缺席的。无论翻开哪一部戏曲史研究著作,有关女性戏曲创作和研究几乎只存残篇断简,这不能不说是戏曲史研究的缺失和遗憾。虽然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说是永远的热点,但是有关女性戏曲创作,女性戏曲批评以及女性与戏曲文化等研究仍然乏人问津,仍存在不少的空白和缝隙有待填补。近年来随着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升温,并且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很多被埋没的女性作家及她们的
-
没能冲出的樊篱——解析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处境
-
作者:
柯敏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题材
反抗精神
思想道德
女性形象塑造
艺术表现手法
电视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在男性话语中心的语境下,女性形象塑造透露出来的的深刻所指有时是电视剧创作本身未能料到的。有评论者就曾撰文写道,影视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关乎影视事业走向的大问题,疾呼要“警惕影视女性形象的整体陷落。”文章言辞激烈,对当今影视剧中美化男性,歧视女性,遮蔽女性真实处境的表现方式大加口诛笔伐,对我们比较熟悉的影视剧的人物形象做了重新阐释。这样批评角度无疑是给目前的影视剧批评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但正如之后,另一篇与之相商榷的文章所言,文章是用了政治学的观点,搬来西方的女权主
-
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占有》的女性人物的分析
-
作者:
刘爱琴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镜像人物
拜厄特
女性主义
意象
女性
-
描述: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创造性地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末及神话故事三个层次中的女性人物,用镜像人物和神话意象反映女性从蒙蔽、觉醒、抗争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漫长历程,使作品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采用人物分析方法对其中的部分女性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
林纾译笔下的吕贝珈与《红楼梦》中尤三姐之形象解读
-
作者:
罗奕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尤三姐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林纾
吕贝珈
曹雪芹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林纾翻译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人物吕贝珈和尤三姐,认为这两位女性人物在外貌、性格、爱情以及敢于与男权社会抗争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
对现代女性精神命运的审视:评玛·德拉布尔近作《厉蛾》
-
作者:
芮小河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厉蛾》
英国
玛·德拉布尔
女性主义
小说
-
描述:
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多年来笔耕不辍,她的代表作《磨砺》、《金色的耶路撒冷》、《冰雪时代》近年来也陆续被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所熟悉。2001年出版的《厉蛾》一书延续了作家一贯坚持观照女性命运、关注社会现实的立场,描写一个家族三代女性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女性在人生道路上上下求索的焦灼、孤独与无奈。一些评论者认为此书从个人的角度勾勒出了20世纪初以后约一个世纪以来英国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