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8 条
-
赏玩与殉道
-
作者:
张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中学语文教学
悲剧
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美学批评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女性形象如刘兰芝、窦娥、杜十娘、崔莺莺,林黛玉等,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
-
妇联系统的女性期刊与时尚类女性期刊的比较研究——一个女性主义的视角
-
作者:
耿慧丽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父权制
社会性别
性别刻板成见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今中国期刊市场中繁荣活跃的女性期刊大体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妇联系统主办的女性期刊;一是在九十年代的市场化大潮中其他系统与国外合作创办的时尚类女性期刊。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借鉴女性主义的社会性
-
孤独女侠的突围——对王度庐侠情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祎琳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悲剧侠情
女侠/病侠
呼啸山庄
女性主义
-
描述:
王度庐(1909-1977)属民国北派武侠五大家之“悲剧侠情”一派,以“鹤-铁五部曲”奠定了在现代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自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他右手写武侠悲情小说,左手写社会言情小说;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驰誉于世。 本文通过考察上个世纪20-40年代“旧派”武侠小说创作的繁荣局面,并结合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根底和发展,杂以对三十年新文学发展的了解,意欲从“女侠”这一视角进入王度庐小说创作的核心,集中地展示这些侠女不同于以往武侠小说同类人物的新质,同时与以前及同时代的通俗文学及新文艺作品所塑造的女
-
乔伊斯笔下的女性
-
作者:
彭珍珠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尤利西斯
乔伊斯
女性主义
都柏林人
夫权文化
-
描述:
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来解读乔伊斯的女性角色,既有吸引更有挑战。乔伊斯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歧视女性,物化女性的男性沙文主义作家,而他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毫无例外地被批评家门所忽视。批评家们普遍
-
勇敢的叛逆者
-
作者:
戴军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者
苔丝
父权意识形态
哈代小说
女性主义
-
描述:
1891年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发表了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被公认为哈代最优秀的代表作品。发表之初,曾遭到毁誉不一的待遇,译成多种文字后,仍是人们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哈代以一个失身的女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公然昭示其为“纯洁的女人”,作品突出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塑了女主角苔丝的形象。苔丝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她形貌出众、心灵手巧、勤劳纯朴、善良坚强。但她实际面临的却是环境的愚昧,经济的贫困、暴力的污损,社会的歧视,爱人的遗弃,面对社会种种有形无形的恶势力的迫害摧残,虽不断抗争,但最终仍成为
-
女性主义理论与当下第三世界妇女视像话语
-
作者:
李雯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全球化
后殖民主义
视像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比较文学的宏观视野出发,本文试图探讨当下第三世界电影里女性话语的策略、建构方式、实践和存在价值。结合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他思潮的介绍和梳理,在论述它们在第三世界的理论建构现状的同时
-
苍凉的手势
-
作者:
李志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张爱玲
颠覆
消解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女人在父权制中是缺席和沉默的。妇女只有拿起笔开始写作,通过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统治的言论的挑战,才能确定自己的地位。张爱玲就操起了这样一支“反叛”的笔,她用“手势”这个无声的态势语
-
消费主义视角下对女性主义广告批评的再认识:以《精品购物指南》广告中的男女形象对比研究为例
-
作者:
万艳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广告批评
大众传媒
符号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对广告等大众媒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媒介中女性形象被歧视、被贬抑以及角色定型等方面,由此分析性别模式中存在着第一性与第二性不平等现象;多处论题中隐含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倾向,即女性处于第二性的处境
-
权力生死:<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死亡意识研究
-
作者:
孙芸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意识
权力
话语权力
女性主义
死亡畏惧
-
描述:
《尼伯龙根之歌》是一部伴随日尔曼民族共沉浮的史诗著作,被称为“德国的伊利亚特”。本文运用死亡现象学、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等相关理论中可以兼容的部分作为支撑,重点分析史诗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他们在
-
解读《琥珀》中的主要女性人物
-
作者:
李春光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我
矛盾
超我
女性主义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凯瑟琳·温莎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琥珀》是温莎的处女作,也是她的代表作,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言情小说。《琥珀》生动地再现了在英国王朝复辟时期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所要付出的惨痛代价。在温莎笔下,这些女性人物千娇百媚、鲜活生动:她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既有高高在上的英国王后和出身名门的科丽娜,也有来自社会底层的贵族后裔的私生子孙琥珀,但是他们又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她们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焦虑、矛盾,找不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苦苦挣扎。《琥珀》是一部具有争议的小说,从主题到内容都显得大胆而具特色。由于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