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狄更斯笔下的正面男主人公与其周围女性间的关系
作者: 蒋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狄更斯   影响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多年来剖析狄更斯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本文从女性这个主题切入,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理论,并且从社会背景,文学传统和作家自身经历等各个方面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的厌女情结
作者: 张雪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情结   同性恋   爱情   家庭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剧作家、小说家、短篇小说家威廉·索默赛特·毛姆,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其文风犀利,有着对人性惊人的洞察力。在他的许多创作中,《月亮和六便士》并没有如其他小说般收到读者的追捧,但它的价值却不可由此而小觑。小说采用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一位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人到中年突然抛弃他的家庭和事业去追求自己的绘画的理想。许多评论家都评论了小说的主题——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矛盾,理想和实物的冲突——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毛姆个人复杂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同性恋的事实,却使小说的内容远不止这
颠覆经典 重塑想象:英美女性主义者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研究
作者: 冯芃芃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典好莱坞电影   观看行为   颠覆式解读   明星   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聚焦英美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主要讨论19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学者反思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成果,重点关注学者们围绕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女性形象、凝视理论、黑色电影、明星现象和观看方式等问题展开的对话与思考
寻找女性独立的桥梁—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理论探微
作者: 杜婧一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房中的天使   双性同体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的女性群体指明前行方向的明亮灯塔。本文试图整理她的女性主义观念和理论,这些散见于书籍和文字中的思想碎片,是女权运动的启明星。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名优秀的意识流小说创作者,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她
论布莱恩·默里曼在《午夜法庭》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作者: 曾云琴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布里恩·默里曼   女性意识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描述: 布莱恩·默里曼是一位十八世纪著名的爱尔兰语诗人。他的长诗《午夜法庭》被广泛赞誉为爱尔兰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喜剧诗歌之一。该诗写于1780年,正当爱尔兰处于大不列颠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其时也正是欧洲启蒙运动高涨之际。追求平等、独立与解放的思想燃烧着整个欧洲人民的心灵,尤其是像爱尔兰这样备受压迫的民族。到了18世纪末期,爱尔兰国家内部要求平等与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本诗采用梦境的形式,设计了一场午夜法庭,以此探讨18世纪后期爱尔兰妇女对平等与解放的渴求与期盼,同时揭示了当代妇女所遭受的压迫、歧视与剥削。默里曼以其独
从依附到自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 王艳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性别诗学   重构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的批评文本的分析、从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20多年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如何从对男权批评的依附到试图确立女性言说主体、建立女性自己的理论体系的;2、以西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苔丝
作者: 陈海燕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代   超越   反思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哈代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吸取精髓,进而从中找出不足。本论文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依据的是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权主义立场和态度重读和审视以往几千年的传统男权文化,着重批判文学创作中男
真正的发现:玛丽.冈特《柯卡姆的发现》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刘姝玉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玛丽·冈特   《柯卡姆的发现》   父权制压迫   女性主义  
描述: 。让人尤其感兴趣的是,小说的叙事在男性丛林世界和女性家庭生活以及浪漫爱情国度之间交替轮转。尽管今天从女性主义角度
女性主义视角下《伤逝》与《玩偶之家》的研究
作者: 罗颖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和女性命运   《玩偶之家》   《伤逝》   女性主义  
描述: 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比探讨和研究这两部作品。分析两部作品中两位女性形象的个性特征以及生存境遇,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意识和觉醒。两位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其相似之处,都揭示出了中西文学作品中女性
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莎翁戏剧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玉洁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主义   父权社会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   狂欢  
描述: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蜚声遐迩的戏剧天才,他以气势恢宏、含蕴深婉的大量力作,艺术地再现了五光十色的人类生活图景。他把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作为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及其最后结局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描绘,为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即便是在电子时代的今天,仍然是广大文学爱好者耽读不倦的千古名作。在莎翁的戏剧中,性别关系的主题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对女性命运与性别主题的关注成为他思考人性、表达人文理想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莎翁在其四大浪漫主义喜剧与四大悲剧中塑造的众
< 1 2 3 ... 195 196 197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