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37 条
-
破裂与新生
-
作者:
车宝琴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青蛇
恋父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
描述:
由《白蛇传》改编的小说《青蛇》是李碧华历史新编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对传统民间传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创新,深度描写了青蛇的爱恨情仇。李碧华最擅长的是写情,她笔下的情充满了浪漫、激越、凄艳的色调,而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存在价值和象征意义。笔者试图对《青蛇》进行解读,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寓意。
-
从《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解读女性主义
-
作者:
李升炜
来源:
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男权文化
谭恩美
女性主义
《喜福会》
-
描述: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喜福会》中的龚琳达、许安梅、顾映映和吴素云等几位旧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揭示出这些深受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禁锢和压迫的旧中国女性是如何摆脱男权文化的压迫,从沉默到觉醒再到反抗的追寻主体性的过程。
-
约翰·福尔斯的女性观发展:从《收藏家》到《法国中尉的女人》
-
作者:
孔蓓蓓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法国中尉的女人》
存在主义
约翰.福尔斯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处女作《收藏家》到抗鼎之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福尔斯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变化真实地反映了福尔斯女性观的变化。从米兰达面对有形的地下室禁锢到萨拉面临无形的社会道德禁锢,米兰达是一位被男性虐待的受虐者而萨拉成为救赎男性的智慧女人,从米兰达香消玉殒到萨拉最终得到自由,福尔斯对女性自由和女性解放的理解变得更为彻底和深刻。福尔斯也深化了读者对女性自由的理解。
-
论《红字》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闫贝贝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斯特
霍桑
红字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了作者作为男性少有的女性主义意识,这与其成长背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而海斯特感情挚烈。追求爱情,自尊自主,
-
失落的价值:读朱丽叶·米切尔之《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
作者:
陈柔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
性
生育
平等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了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其争论的中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的论著《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作为此次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深刻地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波伏娃在妇女问题上的观点。在综合前人著述的基础上,朱丽叶·米切尔将妇女受压迫的因素概括为:生产、生育、性和儿童的社会化,从而为第二次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导向和行动依据。本文将通过对这四个方面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其他旁证来探究女性价值失落的原因。
-
失落的价值
-
作者:
陈柔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
性
生育
平等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了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其争论的中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的论著《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作为此次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深刻地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波伏娃在妇女问题上的观点。在综合前人著述的基础上,朱丽叶·米切尔将妇女受压迫的因素概括为:生产、生育、性和儿童的社会化,从而为第二次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导向和行动依据。本文将通过对这四个方面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其他旁证来探究女性价值失落的原因。
-
安妮·埃尔诺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
作者:
袁媛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片段
男性形象
碎片
社会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方法和表现手段也运用到情人形象上,却暗含了作者对男性中心意味浓厚的传统叙事策略的不同态度,体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
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写作风格:以《莳萝泡菜》为例
-
作者:
李亮晶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莳萝泡菜》
女性主义
心理
-
描述:
作品中分别描写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女性的思想和生活,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意识揭示了女性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将以其代表作短篇小说《莳萝泡菜》为例,分析其女性主义的写作特点。
-
叶尔克西与哈丽旦作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任金蔓
范学新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少数民族
哈丽旦
叶尔克西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文学在新疆的崛起,对女性文学的发展是一种进步,但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识所产生的影响不同。两位作家创作的年代属于女性文学、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热潮的年代,但她们的创作词语和意识还没有像
-
《乡村爱情》系列剧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肖利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喜剧因素
乡村爱情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由赵本山主创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以下简称《乡村爱情》系列剧)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喜剧片。剧中的女性形象性格特征鲜明,所以成为该剧的精彩看点。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就是为了在理
<
1
2
3
...
17
18
19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