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走向边缘的女性“个人化”写作
作者: 尚琳琳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作为个体逐渐受到了重视,个体的人在觉醒中被确立。由于女作家远比于男作家的敏感性,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率先走向了“个人化”的创作倾向,在作品中逐渐转向对女性自身的发现,对女性的生命形态的描述。在一些创作中,由于过分突出女性的女性意识、个人化意识,而陷入了狭隘的境地,完全脱离“宏大叙事”的“束缚”,走向了一种超性别意识的边缘化写作中。他们的这些个人化写作无外乎只是对男性中心话语的一种消解与对抗,并非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目标。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关注社会与人类的、突出女性意识与生
当代女性文学批语范式转变初探
作者: 王慧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经验   二元模式   理论范式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至今已显示出巨大的理论冲击力和颠覆力,成为不容忽视的批评流派,然而批评实践中亦有着批评视角单一,批评观念先行的潜在危险,多数批评成为单纯的政治批判及呼告,真正具有文学批评意义
女性主义理想:一个真情的两性世界——张雅文《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的一种读解
作者: 王秀臣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人河   女性文学   女性关怀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 ,男性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女性主义”只有和“女性关怀”联系起来 ,构建起一个和谐的两性世界 ,才是真正理想的境界
论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杨绍军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女场景   女性主义   姐妹情谊  
描述: 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 ,以后新时期即从 80年代后期至今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 ,着重以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的理论为依据 ,从女性主义文学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的美学意味和形式 ,以及女性文学的继承和超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有助于推动此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私人生活--欲说还休的女性故事--论陈染的《私人生活》和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徐珊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谊   孤独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主义  
描述: 九十年代,陈染、林白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出发点,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一个人的战争>里,从孤独意识、躯体觉醒、女性情谊等方面呈现女性自我,挖掘个人经验,讲述了女性丰富独特的私人生活,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On The Da Vinci C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作者: 陈娜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地位   男女伙伴关系   女性主义  
描述:女性主义思想,则可就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历史与现实地位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等女性主义话题进行深入地反思。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视角下比较分析《人性的污秽》中女性人物
作者: 乌兰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的污秽》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在文坛的领军位置更加牢固。该小说主题覆盖范围广泛,其中包含了学术环境、种族问题、身份危机、政治正确性和女权主义等。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和分析三位女主人公,并找出导致她们共同命运的根源。小说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品特三部戏剧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裴绍燕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哈罗德·品特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消极积极两个方面的特性。本文选取了品特剧作《房间》、《归家》和《山地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为研究理论,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作者: 何承莲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裔美国文学   身份   墨裔美国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白人妇女女权运动的双重影响下,墨西哥裔女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展了奇卡娜女性主义运动,这也催生了奇卡娜女性主义文学。在此女性主义思潮中,奇卡娜作家们用独特的视角、体裁和主题
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贾樟柯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冯枫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贾樟柯   自我意识   他者   女性主义  
描述: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通过真实性的创作手法记录下了长时间被社会所忽略、遗忘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女性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此后,它被应用于文学批评
< 1 2 3 ... 36 37 38 ... 96 97 9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