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思想】搜索到相关结果 58 条
-
寻找丁玲“自己的声音”: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女性视角
-
作者:
黄丹銮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主义情怀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文学
-
描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否仍具有丁玲独特的创作个性,一直是学界论争的焦点之一。从反思封建文化的层面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不同阶层的农村女性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生存境遇、命运变迁,便能体味到丁玲并没有完全斩断延安前期的创作追求,丁玲仍在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观照世界,剖析社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革命文学作品,拓宽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道路,它所呈现的人道主义情怀则始终给中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以警醒和启示。
-
将瞬间变成永恒:通过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其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刘宇红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弗·伍尔夫
现代价值
意识流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格兰的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才气非凡,有着卓然自立的优雅气质,是二十世纪初引起中国文坛广为关注的英国作家,她共发表九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随笔以及大量的书评。她的两部小说《达洛卫夫人》(1925)和《走向灯塔去》(1927)之出色艺术表现,即娴熟运用了意识流技巧、象征主义手法以及诗化的散文文风,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女权运动的先驱。 社会与家庭给伍尔夫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拥有了对女性细致独到的洞见,对现实勤于
-
波伏娃存在主义的女性思想研究
-
作者:
颜嘉楠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波伏娃
存在主义
《第二性》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解放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女权主义者,作为萨特的终身伴侣,其思想深受萨特的影响。她写作范围很广,作品很多,其中论著《第二性》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波伏娃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宗教、神话、文学等各个方面去探讨女性问题,沿着女性从童年到老年的生命发展轨迹,以各类女性(女同性恋、妓女、情妇、修女、职业妇女)为对象,探讨女性的个体发展史,研究她们的共同身心状况和生存处境,得出一个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作为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
-
波伏瓦女性主义思想及当代意义探讨
-
作者:
何雪梅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女性形象研究
波伏瓦
女性主义思想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Beauvroir 1908—1986),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她受到了同时代和后代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法国当代女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家、女权运动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波伏瓦一生著述颇丰,其小说和批评散文无不散发着浓烈的女性主义气息,尤其是她的论著——《第二性》,集中体现了她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
-
谁是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周晔
林林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娱乐记者
演艺明星
共生互动关系
八九十年代
大众传媒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审美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
描述:
谁是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
电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偏差”
-
作者:
王蕾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世纪初
女性主义运动
偏差
资产阶级
男女不平等
西方女性主义
18世纪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电视媒介
-
描述:
电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偏差”
-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黎宁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报
父权社会
典章制度
女性主义思想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良友》
-
描述:
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传入之前的几千年里,中国并没有孕育出像西方那样激烈的、富于战斗性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在父权社会的种种
-
现代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的广告女性形象
-
作者:
相喜伟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19世纪中叶
视阈
女性主义批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现代
-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和政治策略已有很长的历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诞生了自由女性主义思想,强调两性自由、平等权利和机会均等。本文所谓的现代女性主义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而产生.
-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书写
-
作者:
金铎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男权文化
苏童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书写
人性弱点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小说
-
描述:
苏童在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时曾经说过"男性作家逃避对女性刻画是懦弱",因此,女性始终是苏童小说中最重要的创作视域之一。在苏童的笔下,女性世界是一个独异的存在,既不具备传统文学所赋予的贤妻良母等多重光环,亦不同于80年代初期陆文婷式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知识女性,苏童笔下的女性常常是阴暗扭曲的、不断重复着人性和命运的悲剧,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文化景观。
-
《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女性主义探析
-
作者:
吉少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
厄秀拉
恋爱
女性主义思想
劳伦斯
女性形象
英国女性文学
社会价值
女性人物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他的女性主义的思想引发了英国乃至世界的女性思想的浪潮。与此同时,劳伦斯也是英国文坛上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和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争议,一方面是因为他笔下的小说多注重女性问题和女性主义,同其他作家相比,他过于关注女性人物,他笔下的主角永远是女性人物;另一方面,由于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性爱问题,他笔下极具个性的现代女性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