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世界】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古代诗歌中的女性世界——以《诗经》为例
-
作者:
刘雯雯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世界
《诗经》
古代诗歌
-
描述:
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示了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内容丰富,被人称为“诗三百”。其中包含着众多女性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古代妇女生活的真实面貌,塑造了很多女性人物形象,充分地体现出了当时女性的精神世界,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精神面貌。本文以《诗经》为例,对古代诗歌中的女性世界进行了探究,分析当时女性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龚昭云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封建社会
女性世界
-
描述:
鲁迅的小说是研究其文学思想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小说本身就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十分经典到位,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塑造更耐人寻味,在那个“人吃人”的年代,鲁迅笔下的女性人物特点鲜明,形成了对封建社会强烈的讥讽味道。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中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剖析这些女性人物的个性与形象。从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三个不同身份、阶级的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中所遭受的同样的境遇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对封建环境当中血淋淋的黑暗面有更明确的认识。探讨和研究当下社会女权主义所奋斗的方向,
-
春夏秋冬: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张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凌叔华
婚恋观
-
描述:
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人物既有偏处于世态一角的高门闺秀,又有受时代新风微醺的知识女性,这些女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共同组成了一幅女性世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图。细览这幅意蕴深厚的四季图,不仅可以发现一代女性留下的历史印痕以及艰难的成长之路,还能从中窥见凌淑华的女性意识与婚恋观。
-
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
-
作者:
张永军
来源:
阴山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男权
女性世界
传统文化
-
描述:
19世纪以来,"疯女人"不断被阐述和演绎,成为重要的女性文学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抗男权、颠覆男权文化、建立女性世界。"疯女人"形象在三个阶段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成为解读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角度。
-
女性宿命的演绎与突破:《玫瑰门》的女性世界及其在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意义
-
作者:
张霞
来源: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女性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宿命
-
描述:
从女性宿命的演绎与突破两个方面解读《玫瑰门》的两种女性世界并通过这两种女性世界之间对峙和承传的关系 ,论述女性宿命从演绎到突破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具体走向。
-
朵拉小说创作论
-
作者:
陈沁薇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华文学
女性世界
朵拉
人文关怀
-
描述:
朵拉(1954—),马华作家,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兼事绘画,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及华文教育有卓越的贡献。自1983年出版小说集《问情》至今,她出版了47本文集,并获得无数奖项,是当今马来西亚华文文坛较为活跃的著名女作家之一,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就。朵拉擅长于从日常景物中得到灵感,以简约又生动的语言风格,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用文字传播美和关怀。敏锐的观察力令其作品看似朴素,但深含寓意,写出生活的本质,富有感染力。她将作画的技巧运用在写作上。朵拉笔下的女性世界富有特色,充满人文关怀,有显著的美学创新,探究朵拉小说
-
约翰·厄普代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王弋璇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女性世界
小说
-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1932- )被誉为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诚然,比起同时代的作家(他们更倾向于描写全球饥饿、和平进程、星球未来或者其它一些“大问题”),厄普代范作品中对这些问题却少有提及,他的作品所描写的主要是小城镇中小人物的生活。其主题思想也存在于一些有关男人、女人、孩了和家务之类的平凡琐事之中。然而,厄普代克就是通过普通人和琐事的不寻常角度入手,采用精巧细腻的艺术手法,刻画了在20世纪后半期美国文化大动荡的背景下凡夫俗子的焦虑和渴望。 女权主义评论家认为厄普代克小说中的许多篇幅
-
薇拉·凯瑟前期拓荒小说中的理想和现实
-
作者:
江锦年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西部拓荒
女性世界
-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深刻的主题,高超的技巧是其小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她在其前期的拓荒小说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通人观察与理解的世界,温和而又温暖。尽管这些作品扎根于特定的环境和时间(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拓荒时期),但她洞悉了现实世界的复杂矛盾,并没有囿于外部世界和生活表象的描写,在人物和主题的处理上具有广泛的普通意义。尤其是其作品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对人类的生存有启发意义。本论文试图打破长期以来文学评论界对其她习惯性的界定(怀旧,精神美的捍卫者),试图将其作品置放于美国文学的
-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书写
-
作者:
杨绍军
来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作家们自觉地疏离男性作家所热衷的政治、历史、社会之类的宏大叙事,回归女性的经验领域,专注于女性意识的书写,在林白、陈染、王安忆和张洁等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反抗和颠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世界进行重新书写;强调人的私人化的精神空间,以个体的生命意识来展示文学的审美追求;回到直面现实、自由书写的女性空间里,使女性主义文学进入全面关注都市女性生存命运与个体体验的新阶段;深入到情感的内部对爱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爱的质问与怀疑。
-
试论林芙美子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李佳楠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林芙美子
父权社会
女性世界
神话消解
-
描述:
林芙美子与张爱玲均是中日两国颇受瞩目的女性作家,她们都经历过生命的坎坷与爱恋的背叛。同时,由于中日两国历史文化间的联系源远流长,使得她们笔下的中日女性,在命运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林芙美子与张爱玲都在多部作品中将父权社会下的女性世界描写得淋漓尽致。但由于两位作家分属于不同的国家,生活环境与接受的教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人物描写、场景设定等方面有着不同之处。迄今为止对于林芙美子及张爱玲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但或只针对林芙美子,或只针对张爱玲,将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将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