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曲哀怨的女性生命咏叹调:解读《口红》
作者: 丁晨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女性作家   新时期   池莉   女作家   口红   女性人物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女性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女性作家常常在她们的作品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入微的感知力清晰地剖剥出当代社会生活以及两性之间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一面,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重视。当然,作家的创作方法各有各的不同,在众多的女性文学作家中,池莉是独树一帜的。
论苏青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唐利群   来源: 人文丛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张爱玲   女主人公   苏青小说   女作家   女性人物形象   写作   新女性   叙事人   中国女性  
描述: 苏青,这个民国小女子,在40年代沦陷区的文坛上大红大紫,曾被张爱玲誉为:"低估了苏青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人作者特别分作一档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青的名字长久被遗忘却又重新被发现,数度沉浮之后,对她的评价依旧毁誉参半,直至90年代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还批评她:"倾向于奇谈怪论,给人粗鄙俚俗之
说“女性文学”之可疑
作者: 方方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文学性   厕所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女性文学”   文学课   陈染   20世纪90年代   评论家  
描述: 本期专栏刊登的是关于“性别与文学”这一话题的笔谈,作者为四位当代著名女作家,她们是:王安忆、张抗抗、方方和陈染。近20多年来,她们在文坛上为读者奉献了许多佳作,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间或隐或显
女性自审意识的衍进和文化批判的局限
作者: 顾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三个时期   女性立场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北极光   自审意识   审美理想  
描述: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三个时期,张抗抗的作品表现出从人道主义价值探寻、理想主义话语倾吐到人性丰富、和谐的精神性寻觅过程。与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序列有如镜像一般清晰地映照着新时期的文学流变
女性意识的塑形:京派女作家小说研究之二
作者: 庄萱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作者   女作家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林徽因   京派   凌叔华   小说家   女性文学  
描述: 京派女作家的小说美学理想与本体观念,因秉受主体女性意识的过滤与塑形,呈现出鲜明的性别风采与色调,并外现于她们的艺术运作中。自五四以降,积渐深入的文化变革浪潮波及了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原来根深蒂固
追求恢宏博雅之美 创造融合大气之风
作者: 邓利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审美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时代意识   主体意识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路线  
描述: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1980年诞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究竟具有哪些鲜明而突出的学术品格?这种品格是怎样产生的?本文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样,都具有鲜明的性别意识,这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个显著的特点。鲜明的性别路线可以用“两个主体”进行概括:第一个主体是张扬女性的主体意识,第二个主体是颠覆男性独占历史的主体意识。但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意识的表现形式有一定差异。我国女性
女性历史叙事与性别定位
作者: 郭力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历史写作   女作家   女性文本   英雄无语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历史   性别   历史小说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性别之声:当代女性写作的流变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作家   关键词   声音   女性文学研究   流变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文学文本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大女作家
作者: 周国忠   魏献策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明   问鼎   女作家   艺术作品   诺贝尔奖   意识觉醒   女性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大女作家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