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主人公】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小说《飘》中女性主义的探讨
-
作者:
张韶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飘》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说《飘》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佳作,不仅仅是文章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受读者的赞扬,其文中关于女性主义的显露也是一个具有光芒的亮点。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小说《飘》中通过塑造圣母艾伦、完美的媚兰、坚强独立而且反叛的斯嘉丽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描绘了南北战争时期女性的痛苦经历与成长现实,栩栩如生的形象与其性格行为成为女性主义发展的指路明灯,意义悠长,影响深远。
-
浅析《警世通言》与《茶花女》中主人公的命运
-
作者:
齐华丽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茶花女
比较文学
小说
-
描述:
中国古典小说《警世通言》里的杜十娘与法国名著《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就是具有相同身份和地位的两个悲剧女性形象。从她们生活的时间来看,杜十娘生活在十六世纪末期的明朝万历年间,而茶花女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跨越时空的阻隔,我们从文本中读到的却是两个女子一样的悲剧人生。
-
从生存意义的角度看《乱世佳人》的女主人公形象
-
作者:
赵丽华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生存意义
勇敢形象
-
描述:
以美国南北战争为时代背景的长篇小说《乱世佳人》,其女主人公斯佳丽美丽高傲、倔强自负,战争中家园被毁,生存艰难,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无畏,令人赞叹。然而其在奋斗过程中、爱情婚姻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念却令人嗤之以鼻。文章从生存意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女性形象。
-
《蝴蝶梦》中两个女性人物的对比
-
作者:
王巧贤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吕贝卡
-
描述: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贝卡的形象。吕贝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而小说中还有一位由始至终都出现的女性人物,另一位德温特夫人——续弦夫人,她具备了吕贝卡所不具备特性,和吕贝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女人。本文对《蝴蝶梦》中的这两个女性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比,突出吕贝卡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
作者:
赵春群
来源:
速读(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小说《飘》
影响
斯嘉丽
女性
-
描述:
《飘》这部于1936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是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创作。这部小说至问世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世界各国的读者都非常喜爱这部小说,因此,小说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斯嘉丽作为《飘》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创作的一位集自信、自立与自强魅力于一身的女性形象,对现代女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关于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探讨
-
作者:
柳云
李佳
来源:
旅游纵览(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作者
写作风格
描写
社会底层
郁达夫小说
社会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
描述:
郁达夫小说的写作风格以及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与作者生活年代的动荡、贫苦有着莫大的干系。而1922年作为郁达夫写作的一个分水岭,其在1922年之前(日本留学期间)的写作风格主要以诉说"性的苦闷"为主,作者在1922年回国之后,目睹了我国社会底层的的黑暗与贫苦之后,写作风格又渐渐转变为诉说"生活苦闷"。由于这两大时期的转变,使得作者这两个时期所写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述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就通过对郁达夫小说的详细研究,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类型,以及其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特点及意义,以供相关研究者
-
《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刘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主人公
女性作家
种族歧视
紫色
黑人女性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主义
生存环境
-
描述:
《紫色》是美国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品,作者塑造了一个生存在父权制压迫下并长期生活于苦难之中的黑人女性形象。故事发生于奴隶制度被废止近半个世纪的美国南部。虽然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但仍备受种族歧视的困扰,作为美国公民的真正权利与尊严远未实现。黑人女性更是生存在种族歧视与粗暴的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之下。失去父
-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隋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女主人公
现实主义小说
描写
莫泊桑
典型人物
资产阶级女性
贵族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对于所有的优秀现实主义小说来说,其主要写作手法都是通过塑造典型环境或者以典型人物的故事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反映出了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美学评价等,即包涵于人物形象之中,莫泊桑在他的作品中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期著名的写实主义作家。他从不同的角度批判当时法国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大部分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女性为主,直接或间接
-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烨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
文学创作
文学史
长篇小说
新女性
作品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19世纪整个英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在她十分短暂的一生中一共创作了四部小说,分别是《教师》《简·爱》《谢莉》《维莱特》,还有最后一部因为突然去世而并未完成的小说《艾玛》。虽然夏洛蒂·勃朗特在离世时只留给了文坛四部完整的小说,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
《红字》中海斯特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韩俊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纳撒尼尔·霍桑
海斯特
女权主义思想
新时代
浪漫主义小说
红字
社会制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红字》是由美国著名的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创作的,这部小说使他成为浪漫主义小说作家中最有代表和最具声望的作家,小说的成功也象征着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极大的创作天赋、艺术天赋以及超前的思想力。小说以在清教殖民下的英格兰为背景,讲述的是一对相爱的恋人悲惨的爱情故事,由于两个人的行为不能被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教规所接受,因此被发现后遭到惩罚。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把女主人公刻画成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海斯特认为女人就应该有追求自己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不应该因为某种客观的原因和时代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