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多元文化下澳大利亚走向两性平等的阻碍
作者: 董明毅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多元文化  
描述: 妇女地位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不论强大弱小,富裕贫困,妇女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没有妇女地位的提高,没有妇女境况的改善,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进步。争取人权如果失去了妇女地位这重要的一半,也就不能求得其真正的意义。妇女平等,在某种程度上说,对全人类寻求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和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的社会特点。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妇女地位和两性平等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同时,妇女地位的确立和改善,两性平等的进程,也会受到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影响。
嬉皮士文化没落对美国20世纪70年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作者: 罗望阳   来源: 时代人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没落   嬉皮士   多元文化  
描述: 美国嬉皮士运动与越南战争、黑人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一系列政治文化运动一道,构成了美国社会文化纷繁复杂的风景线。自嬉皮士文化没落以来,中外不少学者对嬉皮士运动的起因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批评和哲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本文主要从同性恋运动的尴尬、嬉皮士服饰特色的延续、嬉皮士没落之后毒品的继续泛滥、青年群体的摇滚乐发展、文学艺术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兴起等方面分析探讨嬉皮士文化没落对美国青年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冲击与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认识现代美国社会和准确把握美国文
多元文化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变迁
作者: 王哲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族裔文化性别他者  
描述: 美国文化多元化论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繁盛于七八十年代,在90年代初就已成为美国政治舞台上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20世纪60年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华裔女作家异军突起,用独特的女性视角重新审视父权社会的一切现象及一切价值判断,以女性历史、母女关系、女性多重身份等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区别于男性创作的主题、意象、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文化多元化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本文重在阐述多元文化下美国女作家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概述*——及对辽宁省多元文化建设的启示
作者: 梁艳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辽宁省   后现代主义  
描述: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研究背景,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从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总结,进而从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中展现的族裔意识、女性意识、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总结出对我省的多元文化建设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作者: 弥沙   李天普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少数族裔   熔炉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描述: 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正是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实践映照。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伍慧明等作家作品中刻画的华裔妇女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华裔妇女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以及融合东西方文化重构文化身份的历程。
跨越樊篱的对话——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中的跨种族婚姻
作者: 许旭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种族婚姻   多元文化   自我身份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三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的跨种族婚姻主题进行分析。它们是伊迪丝•伊顿(笔名“水仙花”)的《一个嫁给中国人的白人女性的故事》(1912)、庄华的《逾越》(1968) 和谭恩美的《喜福会》(1989)。本文指出,美国华裔与美国白人之间的跨种族婚姻的发展,反映了美国华裔边缘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碰撞与对话的过程,是少数族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主流社会展开身份协商的隐喻。通过此研究,期冀能够从跨种族婚姻的新角度解读以上三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尝试,亦能够从文
《嫂子》与《蚁山之珠》比较研究
作者: 潘晓东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彝族女性小说   多元文化   全球语境   比较研究  
描述: 从19世纪起,比较文学在西方就以一个崭新的面孔进入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回望这一百年,她经历了最初磨难和坎坷后,在二十世纪中叶漂洋过海,迅速传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如今,它已然成为全世界广受关注的热门学科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性受到广大文学研究者的青睐。比较文学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就进入我国,朱光潜等一批文学家对其有所推崇和研究,但是,它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是文革结束以后的事情。比较文学研究浪潮席卷全国时,时间的指针指向了80年代后期。 当今的社会,人类必须要面对经济、信息、科技
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化书写特质比较
作者: 马慧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文化书写特质比较   多元文化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莫里森  
描述: 通过汤亭亭与莫里森主要作品文化书写的比较分析,发现以两人为代表的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在文化书写维度上有其各自的特质,也可从中探寻到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文化书写的共性,即她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守望自己的族裔文化的同时也实践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化书写特质比较:以汤亭亭与莫里森作品例析
作者: 马慧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文化书写特质比较   多元文化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莫里森  
描述: 通过汤亭亭与莫里森主要作品文化书写的比较分析,发现以两人为代表的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在文化书写维度上有其各自的特质,也可从中探寻到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文化书写的共性,即她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守望自己的族裔文化的同时也实践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解读《裸体吃中餐》中的文化认同
作者: 相龙娟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华裔美国作家   民族文化   文化认同   小说《裸体吃中餐》   伍美琴  
描述: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大致开始于19世纪中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在华裔美国作家的共同努力下,华裔美国文学现已经成为美国多民族文学繁荣共存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关注的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美琴和她的处女作《裸体吃中餐》。伍美琴是继汤亭亭、谭恩美之后涌现出的新一代华裔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1998年出版的处女作《裸体吃中餐》引起读者及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该小说体了新生代作家对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关注,展示了对当前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认同的新认知和族裔属性的新探索。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正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