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永不屈服,勇敢抗争:赏析《简·爱》
-
作者:
黄绿欣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抗争独立精神
-
描述:
《简·爱》是英国杰出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1816-1855)的代表作,发表于1847年。作者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的奋斗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对于人生与爱情的感悟。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该作品最大的成功在于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文坛轰动不小。本文尝试分析这部经典之作的艺术魅力,希望能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婚姻观
-
作者:
崔立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婚姻观
-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在婚姻上追求自由平等以及不注重物质要求的女性形象,夏洛蒂·勃朗特表现出的这中婚姻观对现阶段的女性们在婚姻的选择上都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的婚姻观。
-
从《维莱特》探讨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侯婕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维莱特》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高度关注。《维莱特》是夏洛蒂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文学批评家从多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文章旨在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结合夏洛蒂·勃朗特所处时代背景,从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比对、女主人公情感经历、小说开篇与结尾的巧妙设计三方面探究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传达的先进的女性意识。
-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哥特因素探析
-
作者:
李雁昆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浪漫主义
哥特因素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创作承接了英国小说现实主义的传统,她是当时表现女性独立自主主题的第一人。她的小说在表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同时,也含有浪漫主义的创作因素,哥特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夏·勃朗特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因素,为自己的创作服务,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正是通过对夏·勃朗特小说中哥特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其作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夏·勃朗特的四部长篇小说,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前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夏·勃朗特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出本文的论题。本文的正文,首先对哥特小说进行
-
《简·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
-
作者:
唐建怀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觉醒与挣扎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
描述:
《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但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追求独立自由、自尊自立的女性形象。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生动而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女性视角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进人们的视野,对妇女的权利、地位、能力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表现了简·爱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对于激励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保持自我独立人格具有深远影
-
论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龚北芳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斯凯夫人
夏洛蒂·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特
简·奥斯汀
19世纪英国文学
艾略特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和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小说家们塑造了一大批有着不同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经受过许多艰难和挫折甚至是悲惨的失败,她们根据自己的标准来选择理想丈夫,追求自己的理想家园。这是当时社会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当时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社会现实的深刻解读,对现代女性在生活和社会中追求平等独立亦有借鉴。
-
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塑造比较研究——以简·爱和杜丽娘为例
-
作者:
袁野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杜丽娘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汤显祖
-
描述:
以简·爱和杜丽娘这两个中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为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从身世、反抗精神、情感经历、爱情观和女性自我意识这几方面分别展开论述。二者在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方面都进行过不懈的抗争,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变革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更进一步丰富了世界文学作品中女性的人格魅力。不同的是简·爱代表着近代西方女性独立解放的呼声,而杜丽娘则代表挣脱礼教束缚的中国古代小姐。简·爱比杜丽娘的抗争方式更激烈、更直接,叙事也多以现实为基调,杜丽娘的经历则更多带有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戏曲艺术表现
-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烨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
文学创作
文学史
长篇小说
新女性
作品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19世纪整个英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在她十分短暂的一生中一共创作了四部小说,分别是《教师》《简·爱》《谢莉》《维莱特》,还有最后一部因为突然去世而并未完成的小说《艾玛》。虽然夏洛蒂·勃朗特在离世时只留给了文坛四部完整的小说,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
《简·爱》与《傲慢与偏见》经典爱情模式中女性形象的对比
-
作者:
宋扬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伤小说
《简·爱》
《傲慢与偏见》
夏洛蒂·勃朗特
喜剧性
哥特小说
罗切斯特
奥斯汀
英国乡村
现实主义传统
-
描述:
在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坛,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汀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期,她的小说破旧立新,反映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并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从其作品中可以窥见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
-
《简.爱》中的伯莎形象试析
-
作者:
赵鹏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简·爱》
疯女人
男权统治
伯莎
夏洛蒂·勃朗特
反抗意识
罗彻斯特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引言《简·爱》是英国杰出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文本,是以文字确立女性主体意识的发轫之作。作者以真实的女性体验和深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性刚毅、自尊自爱、满腹才情,追求真正平等、自由爱情的叛逆女性形象——简·爱,这既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新女性意识觉醒的闪光之作,因而成为女性文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