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 条
-
从《维莱特》探讨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侯婕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维莱特》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高度关注。《维莱特》是夏洛蒂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文学批评家从多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文章旨在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结合夏洛蒂·勃朗特所处时代背景,从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比对、女主人公情感经历、小说开篇与结尾的巧妙设计三方面探究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传达的先进的女性意识。
-
简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胡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伯莎·梅森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在其作品《简·爱》中极力推崇女性意识,本文试从女性意识这个视角切入,通过分析作者本人、作品中简·爱以及伯莎·梅森这三个女性人物形象,来发出女性反抗男权社会压迫,不屈服于命运,追求个人独立、平等地位以及爱情幸福的强烈呼声。
-
从《简·爱》中探析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于淼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权主义思想
-
描述:
《简·爱》作为一本经久不衰的名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无论是普通的大众读者还是文学研究的工作者都对它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夏洛蒂·勃朗特作为英国文学界中女性文学的大家,吸引了众多女性读者的关注。近年来,无论是《简·爱》的思想内容、文学价值的研究还是有关《简·爱》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已经趋于饱和,本文旨在从女权主义思想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对《简·爱》所蕴含的妇女意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客观的解读夏洛蒂·勃朗特与众不同的女性思想观念,从而在《简·爱》中寻找出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
-
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
-
作者:
郑宛淇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主义
-
描述: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女性主义的现实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文学作品之一。作者夏洛蒂塑造简·爱这一反抗的、独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鼓励女性追求经济和人格独立,拥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婚姻。本文旨在探索简·爱这一形象的突出女性主义特征和简·爱作为独立的“人”的形象之还原作一定位。
-
论夏洛蒂·勃朗特对女性文学出路的探索——以《教师》为例
-
作者:
张瑾
齐秀坤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男性叙述者
模仿男性
《教师》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着力探讨女性问题,其鲜明的主观性和强烈的反抗意识为读者和评论界所瞩目。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传统观念规范着女人的形象,传统的文学模式规范着女性的写作。处身于男性为中心的小说话语中,勃朗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作者身份的焦虑。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自我隐匿而不是自我表现。
-
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承袭与勃发——以《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为例
-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夏洛蒂·勃朗特
-
描述:
作为英国文学伟大传统之一的女性文学,其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女性意识萌动、承袭与勃发的艰辛过程。英国女性文学勃发于19世纪,此间的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堪称标志性作家。两者在各自的经典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充分展现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鲜然勃发,由此形成了英国女性文学传统中最具风采的一部分。
-
“我就是我自己”——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
-
作者:
刘伯香
来源: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看,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2.不愿做家里的天使;3.追求平等的爱情;4.追求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地位。
-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哥特因素探析
-
作者:
李雁昆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浪漫主义
哥特因素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创作承接了英国小说现实主义的传统,她是当时表现女性独立自主主题的第一人。她的小说在表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同时,也含有浪漫主义的创作因素,哥特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夏·勃朗特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因素,为自己的创作服务,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正是通过对夏·勃朗特小说中哥特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其作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夏·勃朗特的四部长篇小说,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前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夏·勃朗特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出本文的论题。本文的正文,首先对哥特小说进行
-
论《简·爱》中的梦
-
作者:
陈丽杰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浪漫主义因素
梦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从问世之日起就受到读者大众的广泛喜爱。夏洛蒂在书中塑造了一个脸色苍白、身材矮小、长相平平却勇敢追求自由生活、独立人格和平等爱情的女主人公,借这一女性形象向当时压迫女性的旧习俗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发出了反抗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简·爱》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弥漫着一股浪漫传奇色彩,追其根本是因为夏洛蒂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梦的写作手法。据笔者统计,《简·爱》中“梦”字出现了71次,“幻”字出现了36次。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方法,结合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有
-
论夏洛蒂·勃朗特的自卑心理及其文学创作
-
作者:
刘春萍
来源:
广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阿尔弗雷·阿德勒
不美
自卑心理
-
描述:
自《简·爱》于1847出版以来,研究者就开始了对夏洛蒂·勃朗特个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的相关研究。评论家们倾向于将勃朗特与维多利亚新女性形象相提并论,认为她自立、自尊、自强。然而,少有人注意到勃朗特因为缺乏美貌而感到的自卑心理。本文主要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角度解析夏洛蒂·勃朗特的自卑心理及其文学创作。勃朗特由于自身外表不美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并非只是单纯的心理或生理问题,它的产生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因而,本论文也将从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标准,宗教信仰的缺失以及当时维多利亚女子的经济状况几个方面去探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