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和《觉醒》中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作者: 黄明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困境   女性形象  
描述: 《黄色糊墙纸》和《觉醒》分别是美国女权主义的先驱吉尔曼和肖邦的小说,她们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小说中各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两类女性形象的对比中揭示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
“龟”与“兔”:《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朱晓静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困境   第二性  
描述: 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富有现代色彩,原因之一在于奥斯丁通过塑造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龟"与"兔"——探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性地位问题,对女性所遭受的父权制压迫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和谴责。尽管这两类女性的处事态度截然不同,却同样陷于父权制压迫的困境,是被动的"第二性"。
当代女性期刊在男权语境下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杨曙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男权时代   困境   出路  
描述: 女性期刊已经成为当今期刊世界中的一道具有特色的风景线,但是在过去的长期办刊实践中,由于男权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延续,不少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实际是为取悦男性的,女性期刊中隐蔽着男权的意识形态与畸形的贞操观。女性期刊应该极大地表现对社群生活的参与,培育新时代女性应该有的风范,并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观念,增加农村女性期刊的出版和发行。
论我国“性别与媒介”研究的困境与反思
作者: 凌菁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与媒介   困境   反思  
描述: 建构等方面探讨的不多,本文通过梳理这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探讨目前我国"性别与媒介"研究存在的困境,并对其进行反思,试图拓宽"性别与媒介"研究的视域。
从《海滨故人》看“五四”妇女解放运动的困境
作者: 周霜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海滨故人》   困境  
描述: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庐隐早期短篇小说《海滨故人》通过几个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性形象对五四时期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反思,小说从时代与传统的禁锢、女性自身的弱点以及女性解放方式的局限性等方面揭示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困境,对当今女性追寻独立与解放依然有着警世的意义。
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浅析如何推动民间妇女组织的发展
作者: 宿玥   于晓静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妇女组织   社会资本   对策   困境  
描述: 近几十年来,一场以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结社革命"正影响和席卷着中国大地,在全球及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大背景下,妇女中的精英和积极分子率先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妇女组织,其中,更能体现专业性、行业性、草根性的民间妇女组织自1995年前后出现以来更是快速成长,并在维护妇女权益、解决婚姻家庭和贫困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民间妇女组织面临的经费不足、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监督、缺乏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所以,在我国公民社会兴起发展的大环境下,探索民间妇女组织如何通过社会资本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杨皓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困境   出路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是战后活跃在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200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妇女的人生探索及其命运主题始终是莱辛关注的焦点。几乎莱辛的所有小说都以女性为主人公,表现出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通过莱辛的《金色笔记》来探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莱辛在其代表作《金色笔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以安娜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女性在现代工业社会和男权社会中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及其尴尬的边缘失语状态,该书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奉为必读的“圣经”
论《摩尔·弗兰德斯》中摩尔的身份建构
作者: 庞菲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身份   困境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  
描述: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重要的、但也是颇具争议性的作家。笛福擅长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描写平凡人的生活。其小说《摩尔·弗兰德斯》(1722)中的同名主人公是他笔下第一位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出现的女性人物。作为一名被弃置于以金钱和男性秩序为主导社会中的孤儿,摩尔勇敢地为她的生存和低微的出身作斗争,并最终获得了她尽一生努力寻求的淑女身份。摩尔的女性身份和她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使她成为一个学界中一直充满争议的问题人物。 随着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融合,“身份”研究
从双重意识和妇女主义角度解读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中黑人的困境与生存
作者: 李苏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   生存   困境   双重意识  
描述: 格罗丽亚·内勒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通过对不同黑人男女角色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了黑人的困苦生活和内心挣扎,也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黑人为了生存和梦想拼命反抗,曲折前进的图景。美国黑人拥有双重身份——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而作为美国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长期受到忽视和压迫,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与挣扎。在这艰难而漫长的历史中,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压迫更为严重。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黑人的梦想,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双重身份,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男女关系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布鲁
“洛绮思”们的困境
作者: 赖雅琴   任晔   赵芬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绮思   女作家   新文学   女子   婚姻家庭   新思潮   困境   寻找自我   女性文学   陈衡哲  
描述: 在五四新思潮的冲击下,女性终于冲破语境,"浮出历史地表"。女性文学几与新文学同时起步,至今,"娜拉"们在出走之后一直在寻找自我。虽已扫清一些障碍,但"为人"和"为女"的矛盾始终成为女性文学建构自身的困境。陈衡哲作为新文学第一位女作家,取得了个性的独立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