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启蒙与救亡:台湾日据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双重动力
作者: 朱云霞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日据时期   台湾妇女解放运动   救亡  
描述: 日据时期,反殖民成为台湾人民政治斗争的主要任务。在斗争中,台湾妇女解放运动在文化启蒙的指引下进入思想启蒙阶段,思想启蒙成为台湾妇女解放的精神动力;同时,妇女以抵抗日本殖民者作为妇女运动的终极目标
杜就田主编时期的《妇女杂志》研究:以女性自主意识的变迁为视角
作者: 葛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杜就田   妇女杂志   女性自主意识  
描述: 《妇女杂志》是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一份标称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的杂志,于1915年创刊直至1932年1月停刊,发行时间长达17年。在近代中国,无论发行时间、发行区域、发行量,或是读者群规模及社会影响
一曲悲壮的赞歌:论《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的“病”
作者: 程美林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萨拉   “病”   追求   自由  
描述: 时代,萨拉似的新女性形象是不被接受的,是遭唾弃的、是病态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萨拉的"病"呢?它将从萨拉勇于追求欲望,萨拉自制恶名和萨拉对查尔斯·斯密森的自我意识的启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光影下的屋檐:八十年代影像中的家庭
作者: 刘延涛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电影   八十年代   现代性   家庭变迁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有着双重的意:“家”,生命的归依,疲惫的心灵的栖居之所,但“家”同时还具有一种肉身的意义,有“家”就有“家长”,就有“父亲”,于是也就有了暴力和强权,家既是灵魂的归宿,同时也是肉身的住所。家庭牵系着每个人的快乐与忧伤,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幸福与痛苦。因此,家的演变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折射和缩影。八十年代同时也被看做大陆电影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电影创作逐渐进入
左翼电影歌曲的歌词研究
作者: 刘伟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左翼电影歌曲   歌词   救亡   美学意义  
描述: 在左翼电影运动中,电影音乐尤其是电影歌曲的创作是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个领域,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并且许多歌曲传唱至今,成为人们怀旧情结中的一部分。左翼电影和电影歌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使歌曲的主题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左翼工作者坚持将音乐作为斗争的“武器”,他们所创作的电影歌曲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是我国歌曲创作史难以磨灭的一笔。本文对左翼电影歌曲的歌词从文本、主题、题材、美学意义等多方面,分析总结歌词的文本特点,试图对歌词文本的内涵和深层意义进行挖掘。第一章介绍了左翼电影歌曲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