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不同性别的叙事者笔下女性形象的差异:《围城》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作者: 贺雄姿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叙事者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一直是西方反男权社会,表现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经典之作。而《围城》作为一部讽刺小说,作者对这本书中的人物均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特别是对其中的女性。本文从作者不同的性别立场出发,探讨叙事者笔下女性形象的差异。
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
作者: 解玺璋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性别   新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   叙事者   男性叙事   武则天   电视剧   中国女性   女性本质  
描述: 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解玺璋历史行进的步伐把我们带进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妇女在经历了近百年争取自由与平等的革命和数十年被解放的生涯之后,又一次面临着机遇与选择。于是我们看到,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叙事中,无论在男性叙...
纠缠在艳羡与拒斥之间:20世纪中国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坏女人形象”叙事研究
作者: 程革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农村题材   地主阶级   叙事研究   叙事者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潘金莲   男人   第二性  
描述: 波伏娃在《第二性》第一卷的扉页上引用了毕达哥拉斯的一段话:"有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源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源。"(1)看来把女人与"混乱"、"黑暗"和"坏"联系起来的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中国的先哲对女人进行诸如"小人"、"难养"、"祸水"、"误国"等的描写也并不是中国
《湖南的扇子》与殖民主义意识下的“愚蛮”记录
作者: 韩欢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江沿岸   芥川龙之介   中国情结   甲午中日战争   性描写   底层民众   叙事者   先锋性   历史事件   中央公论  
描述: 首先简述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等涉及《湖南的扇子》成因的历史事件,芥川所目睹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了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在统括上述背景的基础上,介绍芥川龙之介唯一的一次海外旅行——中国旅行的背景和足迹,继而分析《湖南的扇子》中玉兰、含芳等表现湖南人民坚韧性格的女性形象,宏观上透视芥川龙之介由书本中产生的“中国情结”到现实的矛盾中国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世说新语》
作者: 梅国宏   马珏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女性观   余嘉锡   叙事者   妇德   《世说新语》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权中心社会  
描述: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世说新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