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析《简·爱》与《藻海无边》女性文学的文化特质
作者: 李媛媛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藻海无边>   文化特质   叙事声音   女性文学  
描述: <简·爱>打破了以往男性宏大的叙事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展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人们在简·爱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寄予同情.但却从未对简·爱追求幸福的苦难历程上的障碍--幽禁在项楼上的克里奥疯女人给予一丝一毫的同情.而英国当代女作家琼·里斯正是利用了夏洛蒂·勃朗特笔下这个傀儡式的人物形象,赋予她女性的叙述声音取代她原有的野兽般的咆哮,揭示了迥异于男性声音(罗切斯特先生)的叙述.两部作品,分别从女性文学的文化特质和女性叙事方式方面,揭示疯女人形象心理真实的一面.
声音与眼光的结合体——《紫颜色》中的女主人公
作者: 王秀梅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性别权威性和主体性   紫颜色   叙事声音   叙事眼光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青睐,作品因其描写了一位美国南方女性在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和性别歧视中如何建构自我、追求平等和自由而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阐释文本,解读沃克如何将叙事声音与叙事眼光结合于女主人公西丽之身,建构女性主义性别权威性和性别主体性。
论安妮塔·布鲁克纳《湖滨旅店》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贺世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妮塔·布鲁克纳   女性意识   《湖滨旅店》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描述: 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1928—)在小说中以生动地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而著称,描写知识女性的生存经验成为其作品的鲜明特色。《湖滨旅店》是布鲁克纳的女性系列代表作,小说中作者细致描绘了女性人物的个人的情感、婚恋经历,探讨女性的人生困境。本文以《湖滨旅店》为研究文本,依托女性主义理论和叙事学理论,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人物的关系以及小说叙事技巧的多重解读,揭示布鲁克纳在创作《湖滨旅店》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背景及其小说《湖滨旅店》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了国
女性主体性建构:小说《明智的孩子》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作者: 鄢寒梅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智的孩子》   叙事声音   叙事聚焦   女性主体性   叙事空间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20世纪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作家之一。卡特擅长叙事,自称为“讲故事的人”和“打造叙事的工匠”。《明智的孩子》是卡特的最后一本小说,也被认为是作者最优秀的小说。自该小说出版以来,评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例如女性主义、互文性、狂欢化等。该小说内容丰富,叙事技巧独特,但是学术界迄今尚未对该小说作深入探讨和研究。本论文尝试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解读该小说,研究其中女性主体性的建构问题,以期获得对该作品的新认识。本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安吉拉·卡特和小说《
亦舒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蒋玲凤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亦舒   女性叙事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大陆曾经掀起一股“亦舒热”,直至如今,仍有许多读者痴迷于亦舒的言情小说。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亦舒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从亦舒言情小说的女性叙事的角度出发,着力研究亦舒言情小说在叙事模式、叙事声音,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亦舒言情小说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从女性叙事角度分析亦舒言情小说的艺术价值、创新点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亦舒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模式和情节模式。我们仔细阅读亦舒的言情小说,发现其言情小说存在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其笔下的女性
《宰赫拉的故事》叙事中的女性权威建构
作者: 张羽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宰赫拉的故事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女性权威   哈南·谢赫  
描述: 哈南·谢赫是当代黎巴嫩女性作家,是阿拉伯女性作家的领军人物。她自19岁创作第一部小说以来,已陆续出版十余部文学作品,而小说《宰赫拉的故事》则被认为是她的代表作品。该小说于1980年出版,讲述了一个名叫宰赫拉的黎巴嫩女性一生的故事,她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无时无刻不遭受着来自各种各样的男性的压迫,也被卷入黎巴嫩内战的泥潭。该小说通过展现女主人公宰赫拉一生的经历与遭遇,来反映黎巴嫩女性乃至阿拉伯女性在男权压迫下的恶劣处境,为世人了解黎巴嫩及阿拉伯女性生存状态及黎巴嫩社会发展状况敞开了渠道。该小说为女性的疾苦呐喊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安吉拉·卡特小说解读:以《魔幻玩具铺》和《新夏娃的激情》为例
作者: 胥文玲   来源: 南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魔幻玩具铺》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新夏娃的激情》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对当代英国女性写作有着关键的影响。伊莱恩·肖瓦尔特称其为英国文人的膜拜对象。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致力于解构父权制神话对女性本质的界定。在众多作品中,她颠覆传统父权桎梏下刻板的女性形象,为长久以来被男性作家剥夺话语权的广大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还原女性真实而完整的面貌。因此,其作品中渗透着大量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其作品大有意义。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经典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以重新划分的叙事声音为切入点,结合了经典叙事学的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我的安东尼娅》中叙事声音的研究
作者: 孟妮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我的安东尼娅》   叙述权威   叙事声音   薇拉·凯瑟  
描述: 作为美国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性小说家,薇拉·凯瑟致力于描绘美国西部女性拓荒者的生活。虽然她的小说多以颂扬草原女性为主题,但在叙事技巧上凯瑟曾一度认可男性小说家的叙事传统,认为女性作家或女性叙述者缺乏叙述权威。这一理念造成了凯瑟早期作品中的叙述主题与叙述形式相分离的现象。《我的安东尼娅》集中体现了凯瑟创作理念的转变,并且作者通过融入自己对男女作家权威的探讨,运用了女性叙述者和人物的叙事声音,同时肯定了男性的集体型叙事声音,建构了独特的叙述权威。本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为理论依据,探讨小说叙事声音转
Construction of Female Subjectivity:A Feminist Narrratological Study of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作者: 张倩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主体建构   《最蓝的眼睛》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共出版了八部小说和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她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这不仅奠定了黑人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同时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随着她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发表,莫里森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这部作品不仅帮助莫里森确立了其女性作家身份,也揭示了她对黑人社区和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由于莫里森出色的叙事艺术,其作品中的叙事策略是评论家笔下的重要话题。但当前极少有作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分析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因此本文试图采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莫
女性主义叙事视角下的小说《火山恋人》研究
作者: 张艳杰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意象   女性叙事学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苏珊?桑塔格  
描述: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火山恋人》是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桑塔格通过塑造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的反映了18世纪的欧洲女性的生存境况,表现了她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深度关注。小说于1992年出版时,就获得了巨大反响。批评家们用不同的理论方法解读这部小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女性叙事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该理论的领军人物,苏珊·兰瑟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