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历史】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
“大历史”与“个人化”书写下兵团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电视剧《戈壁母亲》为例
-
作者:
胡新华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戈壁母亲》
历史
婚姻
女性道德
-
描述:
统治的权力符号,并以对女性牺牲、奉献、坚韧等美德的颂扬传达出兵团女性生活的一套固有秩序的同时,也以作家"个人化"的历史书写,打破了兵团女性的成规叙事,具有了"大历史"叙事下"零星插曲"的作品张力之美。
-
从历史的视野探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英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封建
历史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
描述:
追求爱情的女子形象、精明能干的女商人形象等都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痕迹。文章以历史发展的角度为切入点,对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创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思路。
-
浅析女性形象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表现和运用
-
作者:
邹佳蕾
来源:
管理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历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陶瓷装饰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形态各异.从陶瓷中女性形象的表现来看,女性美的追求是个永远而古老的话题.以女性为题材的造型艺术,在世界陶瓷文化史上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重要地位,并且反映出人们审视自身发展和陶瓷艺术演变的重要视点和窗口.
-
在历史中生活:兼论长篇小说《戴女士与蓝》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熊玫
钟骏良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文颖
历史
女性形象
《戴女士与蓝》
-
描述:
《戴女士与蓝》是朱文颖关于底层书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在于展示底层者的个人经历,而在于揭示这一过程中底层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四位女性和我交往的故事,呈现了主人公生命的重要倾向——在历史中生活。
-
《我的米海尔》: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秘密
-
作者:
彭超
来源:
东吴学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耶路撒冷
征服
命运
-
描述:
阿摩司·奥兹的小说善于在日常生活的表层之下探讨生命与历史的重大命题,他的作品中弥漫着躁动不安的情绪和逃离的冲动。长篇小说《我的米海尔》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他在小说中通过汉娜这样的女性形象,传达出自
-
人,在历史与伦理的漩涡中:论莫言的长篇小说《蛙》
-
作者:
丛新强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历史
《蛙》
伦理
-
描述:
莫言的《蛙》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创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姑姑"。从迎接生命者到剥夺生命者再到还原生命者,姑姑的命运次第展开。转换了的历史语境和伦理叙事,最终让姑姑实现自我生命的终极救赎。历史与伦理
-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丝织能手
-
作者:
赵泽祥
来源:
丝绸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丝织
历史
-
描述: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美丽、不墨守成规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劳动女性形象。织女的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形式,以及女性与丝织生产的密切关系。
-
历史漩流中的个人抗争:虹影小说女性形象论
-
作者:
邱香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
虹影
女性形象
抗争
-
描述:
在中国传统性别文化约束下,女性总是以具有贤妻良母、贞女烈妇等共同特征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视野中,遵守着一个“从”字;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特别是在许多男性作家笔下,女性也多是被塑造为“温良恭俭让”的忠贞形象。五四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有了较大的突破。九十年代成名的虹影,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这一时期文学中就特别具有代表性。虹影在创作中,将传奇女性的神奇经历与底层平民女性的最日常生活进行想象与描摹,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原始欲望的肯定,还原了女性的真实心境与本性,突破男性中心话语对女性或“天
-
未完成的颠覆:1990年代女性小说中古代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蔡冬雪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
古代女性
人物
叙事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思潮以及新历史主义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以女性作家塑造古代女性形象为主的长篇历史小说,成为延续至今的重要文学现象乃至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以女性历史小说中的女性
-
我国报纸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研究
-
作者:
张倩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报纸新闻报道
历史
现状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运用历史梳理和文本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1950年至2006年的《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南方都市报》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作为分析研究的文本,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从整体上勾勒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