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劳伦斯】搜索到相关结果 89 条
-
《马贩子的女儿》中“水”与“火”的原型意象
-
作者:
彭琛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贩子的女儿
劳伦斯
原型批评
-
描述:
在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梅宝这一女性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冷漠绝望的"问题少女"完美蜕变为热情自由的"新新女性"。在这一蜕变中,"水"与"火"这两个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了至关重要
-
反抗规训权力的新女性:重读劳伦斯笔下的赫麦妮
-
作者:
汪雅君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歇尔·福柯
规训权力
劳伦斯
《恋爱中的女人》
-
描述:
劳伦斯一生以描写女性人物见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恋爱中的女人》被公认为劳伦斯最有成就的小说。对于其中几位典型女性,传统的文学批评都是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以女权主义视角
-
反训权力的新女性:重读劳伦斯笔下的赫麦妮
-
作者:
汪雅君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歇尔·福柯
规训权力
劳伦斯
《恋爱中的女人》
-
描述:
劳伦斯一生以描写女性人物见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恋爱中的女人》被公认为劳伦斯最有成就的小说。对于其中几位典型女性,传统的文学批评都是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以女权主义视角
-
从莫雷尔夫人看劳伦斯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唐湘莲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雷尔夫人
女性意识
劳伦斯
-
描述:
通过《儿子与情人》中的莫雷尔夫人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英国作家D·H·劳伦斯那独特的女性意识,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糅合,也有反抗与妥协、虚幻性与不彻底性的融合,表现了他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
-
个人经历对劳伦斯和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影响
-
作者:
孙凯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劳伦斯
女性
-
描述:
通过对劳伦斯和张爱玲的坎坷经历进行简单的对比,探讨出他们的家庭因素、社会背景以及婚姻生活对他们作品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影响。劳伦斯和张爱玲在各自的小说中所反映的一些针对妇女的丑恶现象在21世纪的今天仍就存在,展示问题的存在并尝试揭示问题的成因对避免和减少女性问题有着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
《狐狸》中分裂的自我:玛奇形象剖析
-
作者:
徐先荣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奇
狐狸
劳伦斯
分裂的自我
-
描述:
《狐狸》是劳伦斯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刻画了一个处于自我分裂状态的现代女性形象——玛奇:她的性别与角色的分裂,行为与意识的分裂,身心的分裂都反映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劳伦斯的女性观。
-
论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晓江
来源: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命运
劳伦斯
女人
-
描述:
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她们因与环境的不和谐而使感情受到压抑,人格发生分裂。她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迷惘和无奈。
-
盛开在篱笆外的红蔷薇
-
作者:
李旭中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女性意识
劳伦斯
-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作者在作品中主要展示了一位独立的女性在世俗的荆棘之中获得了新生自由的过程,女性意识是该小说特有的标签,女性形象是该小说的主体,女性的性觉醒意识贯穿整个小说。笔触则源于他特殊的经历和敏锐的内心感应。
-
“精神型女人”的雏形——试论《白孔雀》中的莱蒂形象
-
作者:
蒋家国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莱蒂
精神型女人
《白孔雀》
劳伦斯
-
描述:
《白孔雀》中的莱蒂形象在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中表现出两重性 :既受自然本能的驱使 ,追求真挚的爱情 ;又受到文明的异化 ,违心地嫁给不爱的人。莱蒂是死亡意象的象征 ,体现出一种占有欲和控制欲 ,是劳伦斯后来所塑造的一系列“精神型”女性形象的雏形。
-
控制型女性的代表:莫瑞尔夫人: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
作者:
赵宇航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异化
《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
-
描述:
作为劳伦斯早期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的力作,近一个世纪以来,《儿子与情人》不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同时又一直是中外众多评论家、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从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视角对女性的变异进行剖析,以此来指出造成女性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化大工业的发展及父权制男权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