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剩女】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大龄未婚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胜女”而非“剩女”
-
作者:
马亚蕊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胜女
污名化
大龄未婚女性
-
描述:
在形形色色的媒体报道、电视节目和网络论坛中,“剩女”被赋予阻碍社会发展的标签,当代大龄未婚女性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从重庆发布的对重庆500名28岁以上、未婚且无结婚对象的女青年进行调查的《剩女调查报告》看无论从职业、收入,还是心态来看,大部分剩女都不是被“挑”剩下的。笔者认为未婚不意味条件差没人,单身不意味着不结婚,大龄未婚不意味着是“剩”女。大众所谓的“剩女”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公众对这个群体的过激反应,恰恰是一种倒退的表现。这群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长相出众的女性应该是“胜女”而非“剩
-
高学历女性陷入“剩女”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
作者:
徐家庆
朱伟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性别失衡
高学历女性
女性研究
-
描述:
在我国因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而致女性婚姻资源一直稀缺的情况下,近年来高校学生性别比却出现了反向失衡使高学历女性陷入"剩女"的困境。这两种失衡加剧了我国本已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不仅危害失婚男性的权益保障,还会给全社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因此,分析高学历女性陷入"剩女"困境的原因,认清高学历"剩女"问题的危害,探寻性别失衡下高学历女性的婚姻之策意义重大。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剩女文学研究
-
作者:
蔡韵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剩女
自我意识
剩女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剩女是当今社会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的一种称谓,由于现代女性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影响和现实问题,剩女这个群体越来越大,形成一种剩女现象。剩女本不该成为一个贬义的词汇,它的实质是社会对女性年龄的一种歧视。剩女并不是被剩下的,更多的是自主的选择。她们往往具有更高受教育水平、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素质、更高的择偶标准,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剩女文学就是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产生的。剩女文学主要描述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是现实中女性独立自主、争取权利的升华。通过综
-
是“剩女”还是“盛女”?:人类学视角下的上海晚婚女性研究
-
作者:
乔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剩女
梯度理论
上海
媒体想象力
盛女
消费社会
浪漫主义
-
描述:
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并参与社会劳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逐步升高的同时,她们自身发展的方式和方向正在被改写。过去,相夫教子,传宗接代是女性的大事业、大成就,是值得以功德碑和精雕细琢的牌坊来表彰的光荣;如今,大城市中单身比例的升高、离婚率的攀升、初婚年龄的推迟,似乎都在宣告着女性将不再以“找靠山”、结婚来实现人生目标。当大城市中房价的逐步升高、结婚成本逐年递增,要找到一个“靠谱”的男性,对日益“挑剔”的上海女性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婚姻对当下的上海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房价飙
-
浅谈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女性形象塑造:以《非诚勿扰》为例
-
作者:
武珍毅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泛娱乐化
身体叙事
视觉快感
新女性形象
市场号召力
性别关系
女性形象塑造
都市女性
婚恋观
-
描述:
《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成为我国极具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新型婚恋交友类节目,创造了高收视率以及良好的经济效应。节目突破传统"相亲"模式,成功将爱情和婚恋"移植"到舞台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