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曹禺先生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创作特色
作者: 岳崇松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曹禺先生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先生笔下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她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她们善良、勤劳,向往美好生活,并为此而奋斗。但是由于在旧社会背景下,受到旧思想毒害,都以悲剧告终。但她们的坚强反抗,却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道亮丽的风景——乌江作家群中的女性文学
作者: 黄尚霞   来源: 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乌江女性文学   崛起   发展  
描述: 乌江作家群在贵州文坛上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继乌江男作家取得突出成绩之后,乌江女性文学也随之崛起了。乌江作家群中的老、中、青三代女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她们与乌江作家群中男作家的创作一起丰富了乌江文学。由于女性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乌江女性文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打破这种局限性并使乌江女性文学走向繁盛,需乌江女作家的共同努力。
蒲松龄莫言比较研究
作者: 赵霞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莫言   蒲松龄   创作主题   齐文化  
描述: 蒲松龄(1640-1715)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莫言(1955-)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两人均生长在古代齐国之地。他们的创作受到相同地域文化的浸染,呈现出某些相似或者相近的特色;同时,由于人生经历及时代的不同,两人的创作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论文用五章篇幅从不同方面探究两位文学大家的同与异。绪论包括三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一章比较了作家生平,分为四节。第一节写蒲松龄、莫言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教育背景之异同;第二节写二人孤独寂寞的成长
《带阁楼的房子》中两姐妹形象的刻画与描述赏析
作者: 孙新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尼雅   坦然接受   女性观   地区名称   活着   女性命运   修斯   小妹妹   知识女性  
描述: 在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契诃夫一共塑造了四个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姐姐莉达和妹妹任尼雅。通过对这两姐妹形象刻画与描述的分析,通过比较二人迥异的性格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契诃夫的创作特色,体会到他鲜明的妇女观点。一、姐姐莉达——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一)姐姐名字的深层含义小说中,姐姐的名字为莉达,即"莉季娅",而"莉季娅"其实是小亚细亚一个地区的名称。用这个地区名称做名字,暗示着取该名的人大多畏惧去做一
新闺秀派作家凌叔华女性书写之“新”解——以《酒后》《说有这么一回事》为例
作者: 李勤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创作风格   文学作品   冯沅君   文学创作   凌叔华   女性书写   知识女性   新与旧   永璋  
描述: 三十年代初,有论者将文坛上几位女作家分为闺秀派(冰心、绿漪)、新闺秀派(凌叔华)、和新女性派(冯沅君、丁玲)三类。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很恰当的体现了凌叔华作品的特色:新颖且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故称之为新闺秀派。本文拟从她的两个文本入手,来分析她新闺秀派作品的“新”在何处。凌叔华作为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一代知识女性,文学创作以及个人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作者本身处在中产阶级,对于传统礼教思想的反抗并没有那么彻底,使得她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特征——新与旧的矛盾十分突出,她这种矛盾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