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分裂】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及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
作者:
张莉
钟向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裂
童话故事
早期教育
女性形象
-
描述:
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总比男性形象更加突出,而女性形象又常常分裂为良善与邪恶两个极端,通常分裂形象有三种结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迎合了儿童心理发展中处理母子关系矛盾的需求,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思考早期教育。
-
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及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
作者:
张莉
来源: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裂
童话故事
女性形象
学前教育
-
描述:
文章从童话故事中男女形象的差异入手,重点分析了童话故事中女性形象分裂的原因以及这种分裂形象的最终结局,进而思考了女性形象在童话故事中的分裂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
从恶魔到天使——男性叙事下《海贼王》中的妮可·罗宾形象
-
作者:
季梦宵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妮可·罗宾
分裂
男性叙事
女性主义
-
描述:
妮可·罗宾是《海贼王》中着墨最多的女性形象,并在以路飞为首的草帽海贼团的冒险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形象经历着从“恶魔”到“天使”的转变,这种中分裂式的转变可以说是男性叙事的必然结果,以女性主义的立场,从男性叙事的角度来分析罗宾加入草帽团前后形象的分裂,可揭示女性在男性叙事中的从属地位。
-
女性无法战胜爱
-
作者:
刘汾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人性角度
分裂
女性
爱的缺失
-
描述:
《色·戒》里的王佳芝是个颇引人争议的人物,对于以往电影里塑造的革命女性形象也是一个不小的颠覆。怎样理解这个人物?怎样评价导演李安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影片从人性角度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
-
女性无法战胜爱——《色·戒》里的王佳芝形像解读
-
作者:
刘汾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人性角度
分裂
女性
爱的缺失
-
描述:
《色·戒》里的王佳芝是个颇引人争议的人物,对于以往电影里塑造的革命女性形象也是一个不小的颠覆。怎样理解这个人物?怎样评价导演李安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影片从人性角度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
-
吕蓓卡:你是另一个分裂的“我”——《蝴蝶梦》中吕蓓卡和叙述者形象分析
-
作者:
许绮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裂
自我
本我
叙述者“我”
吕蓓卡
-
描述:
吕蓓卡和叙述者我是《蝴蝶梦》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不管是在外形还是性格方面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吕蓓卡是叙述者我另一个分裂的自我,她是被压抑的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活动,盲目追求满足。叙述者我属于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活动。两者相结合才构成一个真实的自我。
-
《秀拉》、《宠儿》和《爱》中女性形象的分裂与统一
-
作者:
姚蕊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分裂
黑人女性
癔症
统一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上的一名重要女作家。她从1970年发表第一部作品以来,每一部作品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1993年她以《宠儿》一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 从1970年到2003年,莫里森先后发表了《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天堂》和《爱》八部小说。在这些小说当中,作者用她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黑人女性。莫里森的小说大多以黑人女性为主角,其中《秀拉》、《宠儿》和《爱》更是以
-
女性欲望的分裂与张扬——对张爱玲《心经》中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
作者:
闫石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女
孤独
期许
分裂
张扬
替代
-
描述:
旨在探讨《心经》中独特的女性形象以及张爱玲写此文的深层原因。生活在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凝望世界中的女性,渴望直接与男性对话,从而产生异样感情,特殊的母女关系经历了分裂到张扬再到重组的过程,表现出女性在与男性相抗衡的过程中的绝望与疯狂,也隐含作者内心深处的希望。
-
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莱辛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
作者:
吴肖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女权主义
模棱两可
莱辛
人物塑造
出路
-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抒写历来给评论界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看,莱辛的人物形象不但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特点,而且有着响亮的女权主义称谓:自由女性。但是作者莱辛本人却多次发表声明,称自己不愿意被列为女权主义作家,更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用于两性之间的战争。评论家们发现,莱辛在创作中有意回避女权主义主流批评,但是其作品中表现出受女权主义前辈们的影响,尤其是受伍尔芙的影响深远。而莱辛在女权主义批评史上也占居重要地位。可以说,莱辛确实是一位关注并且抒写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以及《天
-
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
作者:
吴肖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女权主义
模棱两可
莱辛
人物塑造
出路
-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抒写历来给评论界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看,莱辛的人物形象不但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特点,而且有着响亮的女权主义称谓:自由女性。但是作者莱辛本人却多次发表声明,称自己不愿意被列为女权主义作家,更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用于两性之间的战争。评论家们发现,莱辛在创作中有意回避女权主义主流批评,但是其作品中表现出受女权主义前辈们的影响,尤其是受伍尔芙的影响深远。而莱辛在女权主义批评史上也占居重要地位。可以说,莱辛确实是一位关注并且抒写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以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