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程乃珊八十年代作品中的上海形象
作者: 孙冰洁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程乃珊作品   上海形象  
描述: 、审美体验、生产方式的“都市文学”则一直相对薄弱。上海作为与传统中国社会相对立的开放的现代都市空间,以其独有的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架构、自由博弈的社会形态具有诸多可以言说的话题。本文以程乃珊八十年代的小说
谈苏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欣欣   来源: 剑南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特色   秋仪   创作历程   八十年代   悲悯情怀   多重性   苏童   女性悲剧   《妻妾成群》   文学特征  
描述: 苏童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的作家,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他以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凭借自己的知识才情,编造和虚构故事,以现实人生想象过去人生,创造了很多小说佳作,兼具
当代文学六十年:当代文学六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专辑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吴福辉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   南方文坛   初步性   历史化   文学化  
描述: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农村女性形象建构》——以《故事会》(1963—1966)为例/李云【摘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创作的一批革命故事在这场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中为配合兴无灭资的意识形态任务集中塑造和展示了一批“农村女性”的形象,支配这些女性在故事中行为和命运的是当时盛行的阶级话语,通过对阶级与性别话语对接的审视试图发掘女性形象建构的新的路径。
当代文学六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专辑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吴福辉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   南方文坛   初步性   历史化   文学化  
描述: 主持人语: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
特别策划: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
作者: 蔡荷芳   来源: 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问题   民族历史   八十年代   研究成果   性别文化   民族文化传统   性别分析   性别视角   精神文化现象  
描述: 主持人语:人类由男女两性组成,性别问题是人类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一些学者敢为人先,大胆揭开性别遮蔽的面纱,从性别视角观照和审视中国文学与
任访秋先生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贡献:兼谈刘增杰和河大文学院学术团队与传统
作者: 钱理群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新文学史   学术传统   八十年代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院   学术团队   现代文学研究   河南大学  
描述: 当志熙在电话里告诉我,河南大学文学院近现当代同人发起,要召开任访秋先生的学术思想研讨会,并讨论"刘增杰、刘思谦先生与河南大学学术传统"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即使不能与会,也要作一个书面发言。因为我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和河南近现当代学术界之间,有一种"缘分",不仅因为任访秋先生是和我的导师王瑶先生同代的我一直心仪的前辈,刘增杰先生更是我心目中的我们学科的第二代学人的重要代表,和刘思谦先生虽然仅有一面之缘,但她的当代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也是我所关注的,二刘之后的关爱和、解志熙、沈卫威等中年学友,以及更年轻的朋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