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湾新生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甦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文坛   八十年代   油麻菜籽   社会体验   社会价值观念   女权运动   廖辉英   曾心仪   情意结   男权主义  
描述: 新生代女作家指的是国民党撤离大陆以后,出生于台湾的一批中青年女作家。 八十年代,新生代女作家驰聘台湾文坛。她们全方位地介入生活,不仅关注自身,而且关注社会。从个性中心到女权运动,从内感世界到外部风云
悄然流失的美:解析《军嫂》的成功和缺憾
作者: 袁光辉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雷场相思树   月光下   新女性形象   热血男儿   高山下的花环   意志坚强   时代精神   心灵深处   亲生父母  
描述: “好军嫂”韩素云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传遍了神州大地,影响并激励着千千万万个热血男儿和军人妻子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电影《军嫂》通过韩素云那段可歌可泣的生活经历,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的新女性形象。 我怀着对主人公的景仰之情观看了这部影片。在慨叹其意志坚强、精神可嘉的同时,又觉得美中不足,留下些许遗憾。
论池莉小说中的“黑夜意识”
作者: 徐书奇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思想意蕴   池莉小说   八十年代   《女人》   女诗人   翟永明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论池莉小说中的“黑夜意识”
暧昧时代的关键词
作者: 邢晓飞   来源: 西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语言   八十年代   海子   诗行   天空   先锋诗歌   欲望叙事   朋友   女性形象  
描述: 我曾在一篇针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先锋诗歌 的文论中这样写道:“1989年3月26日,钢铁轮子 辗过诗人海子的温热躯体。两个月后,骆一禾因 病辞世及其它事件的发生使1989年刀一样插入 人们记忆中,幸存
时代的重叠 祁志龙·杨卫对谈录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时代   八十年代   形象   过去   圆明园   艺术家   乌托邦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祁志龙1962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2年,至今生活、工作于北京;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台湾,汉雅轩; 1994年,“消费形象”——祁志龙的波普艺术,香港Schoeni画展; 1995年,“中国当代油画展: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布鲁塞尔女性形象,香港Schoeni画廊; 1996年,“大众样板”,北京,北京艺术博物馆;迈阿密艺术博览会,迈阿密,海滨会议中心;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Eleyen’s香港太古中心; 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展,
论女作家群--新时期作家群考察之三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女作家   中国文学史   爱情婚姻   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作家群   新时期作家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崛起和发展似乎特别艰难曲折。这里且不去说那漫长的封建时代,尽管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学,而女作家却寥若晨星。也不去说那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已经出现过颇为可观的女作家群,但其后许多女作家在生活风雨的吹打下飘零四方渐渐湮没,只有可敬可爱的冰心成为仅存的硕果。也不去说三十年代震动文坛的肖红和丁玲,前者早逝于贫病孤独之中,后者则在打击和批判中度过自己的盛年。我们还是着重来看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女作家的命运。
一条自己的轨道——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崛起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心态小说   内心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地平线  
描述: 女性文学当然与女作家有关,也当然与写女性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女作家写的作品和所有写女性的作品都可以称作女性文学。美国伊丽莎白·詹威提了一个界定的标志,指出女性文学“所探讨的将是那些从妇女的内心世界描写她们经历的女作家”,这是十分可取的。她认为:“产格意义上的妇女文学的作者认识到妇女的生活道路与男子的不同,她们想调查这些不同之处。至少她们下意识地知道需要用一种不同度数的镜片才能清楚地看到它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九十年代劳伦斯研究综述
作者: 张涛   来源: 社会科学动态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研究方法   研究者   三个时期   外国文学研究   劳伦斯作品   研究范畴   八十年代   研究综述   女性形象  
描述: ,八十年代的萌芽期,九十年代的起步期。以上各个时期因研究程度的深浅、研究方法的繁简、研究范畴的宽窄而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态势,总的说来是在循序渐进式地不断深入。但与国外相较而言,我国
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角色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张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在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作家一直在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是冯沅君式的对男人爱与庇护的寻求;要么是花木兰式的女扮男装.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话语表述方式使女性文学徒有其名而无实际特色.牺牲女性
王英琦小说掠影
作者: 马超   杨华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英琦   人生之路   八十年代   男性化   小说创作   事业   爱情   婚姻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年轻女作家王英琦,生长在人杰地灵的江淮大地上。在这块热土上她虽然才生活了三十几个春秋,但却经历了下放农村、进厂当工人、做政工干部、当记者、编辑的人生之路。这使她不仅目睹了江淮“沸沸腾腾,热热火火”的小镇风光,而且有机会游历了祖国广袤的大地。造就了她颇为丰富的生活阅历,从而为她的创作奠定了雄厚而又坚实的生活基础。她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辛勤地耕耘了十几年,不仅为伟大祖国的美好河山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剪影,而且还深入开掘了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宝贵品质,写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