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元杂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玉箫女两世姻缘》的剧本结构和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杰
来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结构
元杂剧
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元杂剧《玉箫女两世姻缘》的文本研究,探讨了乔吉的剧本结构安排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全剧在结构安排上,过于平均笔墨,导致前紧后松;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有了开放的思路却趋于保守,致使人物刻画最终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唐传奇与元杂剧爱情作品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赵倩倩
来源:
民风(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
女性形象
唐传奇
-
描述:
从女子所处的社会地位、爱情中的自主性以及女子在爱情婚恋遭遇中的结局等方面,来比较唐传奇与元杂剧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情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从比较两个时代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对多彩生活的积极追求。
-
简析关汉卿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牛贤芳
来源:
史志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妇女形象
关汉卿
-
描述:
在关汉卿流传下来的杂剧中,以妇女为主角的占大多数。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旦本戏",以揭示妇女命运作为突破口的霸权豪势对妇女的凌辱和迫害,反映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和愤怒,觉醒与反抗。在关汉卿所创作的女主角中,什么样的人物都有,她们性格各异,命运不同,可以说糅合了中国古代妇女的所有特征。
-
“红娘”考论:元杂剧《西厢记》的题目正名
-
作者:
刘丽艳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西厢记》
红娘
女性形象
-
描述:
王季思先生说:“元剧题目正名,或四句,或二句,盖书于纸榜,悬之作场,以示观众,有似于今之海报者。”这就是说,“题目正名”的四句,乃是对剧情的概括介绍,目的是让观众在看戏之前就能通过“题目正名”而对剧情有个大概的了解。因此,“题目正名”的前提是要忠于剧情,且富于概括性。
-
元杂剧中的弃妇形象探析
-
作者:
范香君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男权意识
弃妇
-
描述:
元杂剧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弃妇又是众多女性形象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元杂剧中的弃妇敢于大胆追求爱情,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弃妇产生的原因在于封建礼教思想和书生的负心。弃妇的命运揭示出社会的男权意识。
-
从元杂剧中妓女形象的反差和统一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
作者:
王楚
来源:
教育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创作心态
妓女形象
抗争性
-
描述:
元杂剧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的妓女这一形象更是融贯文化冲突和时代特色而显现出新的气象和活力。本文将从元杂剧中妓女形象来分析作家在特殊历史时期难以言喻的创作心态。
-
论元杂剧中的商人妇形象
-
作者:
张夸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种形象
元杂剧
商人妇
原因
-
描述:
元杂剧中女性形象众多,商人妇作为其中特殊的人物形象,纷繁复杂,性格各异。商人妇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在魏晋时期的志人小说中就有其身影,唐诗宋词中也不乏商人妇的形象。元杂剧中的商人妇形象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
“私奔”主题下的《墙头马上》和《倩女离魂》之异同浅谈
-
作者:
张漪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墙头马上
元杂剧
私奔
倩女离魂
-
描述:
旨归、思想内容等方面如出一辙,但在写作手法、艺术风格及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还是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两篇剧目的异同进行浅析,从而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两部元杂剧各自的艺术成就进行更好的掌握。
-
元杂剧女性群像解读
-
作者:
王天婵
来源: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本位社会伦理观念
心理补偿
元杂剧
价值取向
女性
-
描述:
元杂剧中塑造了纷繁的女性形象,其间对于女性的价值取向的流露明显是元代文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生活与精神境遇的折射.其言说形式与叙事模式都表明元杂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仍然难以超越传统男性本位社会伦理观念的框套.
-
从元杂剧《窦娥冤》到秦腔《窦娥冤》窦娥形象的嬗变
-
作者:
毛蕊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腔
窦娥形象
《窦娥冤》
元杂剧
嬗变
-
描述:
《窦娥冤》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名作之一,后被各种地方戏改编上演,经久不衰。1958年,马健翎先生将其改编为同名秦腔剧,至今仍在戏曲舞台上上演。马先生把元杂剧中的人物张驴儿父子改为母子,并且将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