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藏族作家白玛娜珍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彤娥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文学   女性意识   信仰  
描述: 通过对白玛娜珍长篇小说《复活的度母》的女性人物描写进行分析,从爱情的悲凉见证藏族女性对爱情的执着,更通过女性的本性善良来刻画出人物特征,用社会的变迁和情感的改变来造就不同女性的心灵记录,把藏族人心里最崇高的宗教信仰来改变主要人物的情感感悟,记录出藏族女性最纯朴的心灵史。
奥康纳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分析
作者: 孙丽丽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仰   精神分析   男性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来剖析奥康纳作品中男性角色的神秘含义后发现,这一令人费解的现象是作者的恋父情结在其对上帝的信仰中得以释放、升华的外在表现。
张承志小说的文化隐喻
作者: 田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信仰   隐喻  
描述: 张承志是一位有着坚毅性格的回族作家,他的小说文本,从草原母亲到北方的河流,从金色牧场到哲合忍耶教派,为我们不断呈现出一位精神探寻者的成长之路。也正是在对这些作品的细读中,小说中主人公的每一次成长与挑战,都是作家在大文化背景下个人成长且渴望身份认同的一种隐喻。作家早期述写草原母亲的小说,抒情般的塑造了额吉的形象,对于作家来说,成为草原牧人是他获取身份认同的第一步,因此,这些小说自然就隐喻了作家成人的第一段历程。在《大阪》和《北方的河》这两部小说中,作家将冰山大阪和北方的河流隐喻为强势的父亲,已经走出母亲怀抱
托尔斯泰作品中三位女性人物命运分析
作者: 刘丽辉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幸福   道德   信仰   托尔斯泰   和谐  
描述: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不同的历史时代赋予女性幸福观念以不同的内涵。托尔斯泰在长篇巨作《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和玛丽亚、《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这三位女性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真挚、深情的关切和新的、积极的思想探索。她们在书中的人生结局,即娜塔莎由诗性少女向平实妇人的转变,安娜作为追求自由爱情与婚姻幸福的贵妇人却投身于机车轮下的悲惨命运,玛丽亚由彼岸幸福的寻找最终得到了现世生活幸福的人生走向,不仅涉及了婚姻、家庭、道德等许多尖锐而重要的社会问题,而且使女性的命运承载起作者宗教观、家庭思想及道德原则等,从不同角度
苏雪林浙地时期的民俗生活及其相关影响
作者: 屠俐丹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雪林   文学   信仰   民俗生活   浙地   理性  
描述: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苏雪林作为五四女性文学开拓者之一,跨越一个世纪,历经一百零四载,杏坛执鞭近50载,笔耕近80年,作品65部,逾2000万言,被称为“学林人瑞”、“最后的五四人”。这位集作家、学者、画家、诗人、教授于一身的文化老人,受传统文化、五四新思潮以及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不仅著作等身,建树颇富,更以思想面貌之复杂与文化品格之独特而著称于世。在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的力量在其后成长中有着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尤其对艺术家来说,童年时期的深刻印象在其以后的发展中更有着极
红梅朵朵向阳开:感佩《忠诚与背叛》中的女革命者
作者: 廖玲浦   阿昕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生命   革命者   忠诚   信仰   女子   历史人物   历史画卷   红梅   红岩精神  
描述: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铿锵玫瑰,特别是在跌宕起伏的20世纪。世纪之初鉴湖女侠秋瑾投身革命,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书写完"秋风秋雨愁煞人",从容就义。1924年3月8日,妇女运动先驱何香凝在广州主持中国妇女第一次"三八"节纪念活动,推动妇女解放。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赵一曼率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更有重庆白公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