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作者: 魏钟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女性   牺牲   父权文化   海明威   依附  
描述: 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海明威以极为欣赏的笔调描写了女主人公对所爱男性的依附和牺 牲,反映了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父权观念。
独立之路与依附之结:明末清初歌伎诗人研究(以柳如是为例)
作者: 刘清滢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柳如是   独立   歌伎诗人   依附  
描述: 本文旨在揭示明末清初之际,以柳如是为代表的歌伎诗人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独立性与依附性的悖谬,呈现歌伎创作主要作为文学现象而非文化现象的真实面貌,总结古代女性文学史中“歌伎传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的内涵和意义。本文选取歌伎诗人与男性文人及男性中
自审与批判:萧红、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颖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审   批判   奴性   驯服   依附   女性  
描述: 萧红和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女作家,她们笔下的女性大多是悲剧人物。而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既有男权压迫的外在原因,更有女性自身驯服、依附乃至奴性心理的内在原因。对此,两位女作家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并给予形象的呈示,体现了她们敢于正视女性自身弱点并予以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从个体经验到文本创作的女性主义倾向:试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作者: 钱志燕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囿   沉默   个体经验   匮乏   依附   女性主义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从而在其文本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她以个体经验走入文本创作之中,塑造了具有内囿、沉默、匮乏、依附等特征的女性形象以揭示痼疾,引起疗救,在"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从个体经验到文本创作的女性主义倾向——试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作者: 钱志燕   来源: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囿   沉默   个体经验   匮乏   依附   女性主义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从而在其文本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她以个体经验走入文本创作之中,塑造了具有内囿、沉默、匮乏、依附等特征的女性形象以揭示痼疾,引起疗救,在"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论《大浴女》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陶丽君   金文兵   来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女性意识   自救   依附   《大浴女》   铁凝  
描述: 中迷失了自我;唐菲在物质依附和性报复的游戏中毁灭了自己;尹小跳走过曲曲折折的成长道路,在与男性的反复周旋中,终于进入了自己"内心的花园",体会到了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
依附与寻找——对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沉风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男性作家   中国传统文化   天性   新时期文学   人到中年   读者   女性形象   依附   潜意识  
描述: 纵观新时期文学,女性形象可谓倩影翩翩,但笼统地看,大体不外几类. 第一类,是作为大写的“人”出现的,比如《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红高梁》中的“我奶奶”,生命虽短暂,却活得洒脱,有光
简析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揭示的女性依附身份悲剧
作者: 王聿霄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略战争   中国电影史   抗战胜利后   现实主义   昆仑公司   悲剧命运   依附   女性人物  
描述: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10月。这是一部由联华影艺社与昆仑公司出品发行、蔡楚生与郑君里合作编导、汇聚了多位著名影星的现实主义力作。这部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通过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传达了侵略战争、心理矛盾、落后观念给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造成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