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作品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茅盾短篇小说女性形象浅论
作者:
张小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者
《野蔷薇》
茅盾
丈夫
作品
女性形象
环小姐
自我主义
短篇小说
未婚先孕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既是一位著名的善于运用巨笔绘制长篇生活画卷的艺术大师,同时,又是一位精于创作短篇小说的文学巨匠。从1928年到1948年这二十年间,他一共发表了五十多个短篇。这些作品 塑造
茨威格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岩梅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主义理想
女主人公
资本主义
茨威格
女性小说
世界文学
斯蒂芬·茨威格
作品
女性形象
家庭女教师
描述:
文学即人学。描绘人,描绘女性,特别是展示女性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是世界文学不可忽视的方面。在世界文学的女性画廊里,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其独特视角、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批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为世界女性画廊增添了新的光辉,茨威格为此也赢得了“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家”的荣誉。
我的电影缘
作者:
王君正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学院
去看电影
喀琅施塔得
男女平等
副导演
作品
儿童
电影导演
女性形象
中国西北部
描述:
我的电影缘王君正一、性别选择(偷了别人小说的题目,好在不是抄袭人家的小说去骗稿费,只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现在的年轻姑娘,或者小女孩,很少听到其埋怨母亲没把自己生成男儿身。时下的女性既能驰骋政界、商场、学贯中西,又能打扮得天仙、贵妇人一般。别的不...
朵拉近年小说创作片论
作者:
钦鸿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近年小说
小说创作
爱情小说
艺术探索
作品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马华女作家朵拉的创作,主要涉及小说和散文小品两大文学体裁。她的散文,感情真挚,文笔清灵,似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她着力最深的,同时最能反映她的思想发展、人生追求以及艺术探索的,我以为还是她的小说创作。
志贺直哉先生与“摘花花神”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行时
佛罗伦萨
摘花
母亲
志贺直哉
作品
花神
女性形象
美术馆
爱的经历
描述:
志贺直哉先生与“摘花花神”刘艳萍编译志贺直哉先生晚年一直深爱一幅《摘花花神》的名画。在他的客厅里挂着梅原龙三郎、安井曾太郎、板本繁二郎等画家的画,而在先生座椅对面醒目的位置上却挂的是这幅《摘花花神》,而且先生后期住院时还把它带到了病房。这幅复制完美的...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吴宗蕙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是中国女性文学继五四之后再度繁荣发展并日臻成熟的辉煌时期。如果说,80年代中期以前,女作家创作侧重于对那个刚刚逝去的悲剧年代进行沉痛揭露和深刻反思的话,那么,80年代后期以来,女作家创作则进入了多种...
张欣作品 中的女性自省意识
作者:
冷艳丽
来源: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价值
女性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审视
张欣
女性自省意识
爱情
女军人
作品
人生社会价值
描述:
张欣作品 中的女性自省意识冷艳丽一、浓重的自赏意识张欣作品 中蕴涵着浓重的自赏意识,实际上这种自赏也是女性自我审视、自我认识的过程,是女性走向自省的基石.张欣塑造了一系列充盈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叨丽,甚至是桀傲不驯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塑造的一个轴心就...
迎接妇女盛会展现巾帼风采
作者:
龙庭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工笔人物画
书画家
书画篆刻家
女书
编辑工作
中国书画
五彩石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迎接妇女盛会 展现巾帼风采龙庭金玛瑙春节期间,在一次美术界的集会上,画家王迎春女士郑重地对我提出,今年九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妇女界的一件大事。问《中国书画》能否配合这次会议出版一期女画家的作品 专辑。如果可行,她们的“五彩石画会”将全...
采访安·贝蒂
作者:
〔美国〕史蒂芬·森多拉
丛郁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黑人女作家
男性人物
简约派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社会
作品
海明威
女性人物
写的人
描述:
安·贝蒂是近年来在美国文坛较引人注目的女作家,1947年生于首都华盛顿。1970年在康涅狄格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继而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辍学开始从事写作。自1974年以后,她成为美国《纽约人》杂志的经常性撰稿人。她的长篇处女作《萧瑟冬景》(Chilly Scenes of Winter)发表于1976年,发表后立即就被改编成一部名为《颠倒》(Head Over Heels)的电影,短篇小说集有《扭曲》(Distortions)和《秘密与意外》(Secrets and Surprises)。实际上她的
采访安·贝蒂
作者:
史蒂芬·R·森多拉
丛郁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黑人女作家
男性人物
简约派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社会
作品
海明威
女性人物
写的人
描述:
安·贝蒂是近年来在美国文坛较引人注目的女作家,1947年生于首都华盛顿。1970年在康涅狄格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继而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辍学开始从事写作。自1974年以后,她成为美国《纽约人》杂志的经常性撰稿人。她的长篇处女作《萧瑟冬景》(Chilly Scenes of Winter)发表于1976年,发表后立即就被改编成一部名为《颠倒》(Head Over Heels)的电影,短篇小说集有《扭曲》(Distortions)和《秘密与意外》(Secrets and Surprises)。实际上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