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作品】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试论《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群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多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
约翰
人道主义
艺术形象
社会生活
作品
女性形象
音乐家
罗曼·罗兰
-
描述:
的社会生活画面。作品不仅塑造了“贝多芬式的英雄”克利斯朵夫的艺术形象,而且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如果把克利斯朵夫的一生经历看作交响曲的中心主题,那么
-
安德洛玛刻的形象及其悲剧性格
-
作者:
郭宏安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戈德曼
人物性格
悲剧人物
爱情
丈夫
现实世界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悲剧性格
-
描述:
《安德洛玛刻》是拉辛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是他的所有悲剧中演出最为经常的剧目之一.1667年11月17日,《安德洛玛刻》首次在王后的宫邸演出,博得国王和王后以及一大批王公命妇的欢心;随后在布尔高涅剧场
-
“振宇”为向警予笔名考
-
作者:
戴绪恭
姚维斗
来源:
近代史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名
文章署名
周报
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
妇女运动
思想
作品
罢工
蔡和森
向警予
-
描述:
在搜集、整理蔡和森的遗著时,有的同志将《向导》周报上发表的三十六篇署名“振宇”的文章,误认为是蔡和森的作品。根据几年来对向警予思想和作品的研究,及向有关人士的调查了解,我们认为,“振宇”不是蔡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