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作品】搜索到相关结果 509 条
-
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梁》
-
作者:
吴俊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童年生活
莫言小说
小说创作
童年视角
性意识
作品
潜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语言
-
描述:
如果人们并不忌讳的话,那么我想说,在莫言的许多小说中都弥漫着一种共同而强烈的心态,这就是性的躁动。女人——或者应该说,少妇,几乎是作者创作中出现得最多的人物。她总是那样的动人,那样的妩媚,那样的缠绵,又那样的令人心醉。有时简直会使人怀疑:作者是不是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情人而把全部激情都倾注给了这种女性?不难看出,在她(们)身上有着作者主观心态的明确表现。女性——少妇,耐人寻味的人哪! 与此同时,莫言小说中大多还有一些童蒙初开的孩子形象——男孩。其中也有不少的“我”。正象有人指出的那样,在莫言的小说
-
近年丁玲研究述评
-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丁玲创作
作家
莎菲
独特性
创作个性
作品
新女性
女性形象
五四以来
-
描述:
如果我们遇到的是一位真正深刻、独特的作家,那么就不必担心他会因世事的沧桑而淹没;但是,作家的这种独特性却往往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曲折之后才能被认识。我国五四以来的老作家丁玲和她的作品的遭遇就是如此
-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 (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作者:
克里斯蒂·霍尔
米克·桑德斯
吴学先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儿童文
弗洛伊德心理学
儿童故事
阅读理论
出版者
女权主义者
孩子们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克里斯蒂·霍尔(ChristineHall),米克·桑德斯(MickSaunders),吴学先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一、引子在当今英国,市场上儿童图书的数量之大和种类之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
-
试论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南方女性
-
作者:
汪义群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人与人
田纳西·威廉斯
自身价值
卡森·麦卡勒斯
威廉·福克纳
作品
女性形象
美国南方
剧作家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为美国著名剧作家,他作品优秀,而且多产,自1935年首演其剧作以来,几乎平均每年创作一部。他的戏剧创作生涯长达四十多年。威廉斯的作品在题材上与同时代其他剧作家不相同,较接近于二十世纪
-
丁玲女性小说的特色
-
作者:
于力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创作
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形象
艺术风格
劳动妇女
作品
女性形象
创作阶段
短篇小说
-
描述:
女性形象的塑造在丁玲的创作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本文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着重从丁玲女性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进行探讨;第二部分论述了丁玲女性小说的艺术风格,并对丁玲女性小说成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剖析。
-
郁达夫与屠格涅夫
-
作者:
沈绍镛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零余者
多余人
作家
文学创作
郁达夫小说
相似之处
作品
女性形象
俄国文学
-
描述: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深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惊人的取材与大胆的描写”,独树一帜,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对我国新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郭沫若说:“达夫在中国新文学里面的地位,很象
-
《小姨多鹤》:荒芜之地收获的饱满多汁
-
作者:
黄亚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与世界
人性
破碎
荒芜
小环
多汁
作品
女性形象
收获
严歌苓
-
描述:
连续剧《小姨多鹤》的上映,提示人们,在当代汉语写作里,严歌苓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的特别,在于那些在她作品里鲜活的女性形象,和这些形象背后,直抵灵魂让人震颤乃至震撼的人性描摹与智慧的思考。更让你讶异
-
论孙犁早期的小说创作
-
作者:
李永生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小说
作家
阴柔之美
现实主义深化
小说创作
浪漫主义
作品
女性形象
战争
艺术特色
-
描述:
多少年来,评论孙犁的文章篇什济济,高见累累。但关于他的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化的探讨,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的文章认为,孙犁的小说只能给人以美感,即那细腻的儿女情、家常情,那如入仙境的情景交融的意境描写,那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和富有女性阴柔之美的艺术特色。有人认为孙犁是乐天派,总是以乐观开始,以乐观告终的大团园主义,谈不上现实主义的深化。还有人认为,从思格斯关于
-
关于蒲松龄的创作思想
-
作者:
顾征南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现实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
爱情题材
作品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倾向
罗曼·罗兰
创作思想
-
描述:
蒲松龄笔下的爱情题材,和以往作品中所表现的有很大的不同:那些被明末佳人才子小说所唱滥了的文君、相如、莺莺等等翻版东西,不但人物只不过是为了点缀铺衍故事的木偶,而最终也无非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人的确证与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谈卡门形象的审美价值
-
作者:
张志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拜物教
爱情悲剧
思想影响
人性泯灭
恶性膨胀
作品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小说
艺术色彩
-
描述:
十九世纪法国的杰出作家梅里美的中篇力作《卡门》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难得的、极富独创性的作品。它以浓烈的艺术色彩、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女性形象。作品问世以来一直传诵不衰,依照小说改编的歌剧、电影
<
1
2
3
...
28
29
30
...
49
50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