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当田沁鑫遇到张爱玲——浅析话剧《红玫瑰白玫瑰》
作者: 王艺璇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夫之妇   王娇蕊   女性视角   被动选择   新女性形象   白玫瑰   思想解放   同名小说   田沁鑫   小说语言  
描述: 由罗大军编剧,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红玫瑰白玫瑰》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田沁鑫跨越66年的时空,将小说语言打破并重新解构搬上舞台,与张爱玲携手演绎时尚版红白玫瑰,别出心裁,令人拍手称赞,在这里,女人不再被动选择,突破节烈观,大胆追逐自己的幸福,纵然用情太深终是徒劳,但却树立起思想解放的新女性形象。佟振保生命里的两个女人,白玫瑰和红玫瑰,妻子和情妇,该丢弃谁选择谁,振保在话剧中经过一系列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征
作者: 何乃英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感觉派   《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小说   《雪国》   《古都》   艺术特征   女性形象   中长篇小说   小说语言   短篇小说  
描述: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征何乃英日本现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1899-1972)是勇于探索的,敢于创新的。他刚踏上文坛时,便对日本文学现状表示不满,积极倡导革新。早在1922年,他就明确指出,新精神需要新表现,新内容需要新文章(参见《...
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梁》
作者: 吴俊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童年生活   莫言小说   小说创作   童年视角   性意识   作品   潜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语言  
描述: 如果人们并不忌讳的话,那么我想说,在莫言的许多小说中都弥漫着一种共同而强烈的心态,这就是性的躁动。女人——或者应该说,少妇,几乎是作者创作中出现得最多的人物。她总是那样的动人,那样的妩媚,那样的缠绵,又那样的令人心醉。有时简直会使人怀疑:作者是不是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情人而把全部激情都倾注给了这种女性?不难看出,在她(们)身上有着作者主观心态的明确表现。女性——少妇,耐人寻味的人哪! 与此同时,莫言小说中大多还有一些童蒙初开的孩子形象——男孩。其中也有不少的“我”。正象有人指出的那样,在莫言的小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