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伦理】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
《圣经》解读:宗教与伦理束缚下的女性
-
作者:
汪东枚
来源:
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圣经
伦理
女性形象
-
描述: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经典,是西方思潮的渊源。但圣经中的女性形象并未得到评论界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圣经中正面的女性形象的路德和以斯贴,同时也研究了负面的女性形象并分析了其根源,指出女性的形象是树立在宗教和伦理之上,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
试析《阅微草堂笔记》女性伦理思想
-
作者:
韩希明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人文关注
伦理
女性
-
描述:
《阅微草堂笔记》对于一部分正面女性形象评价标准有时显得特别 ,并且表现了相当深度的人性关注 ,看起来与正统思想大相径庭 ,值得重视。但总的说来 ,这种关注的背景仍然是男权语境 ,作品肯定的正面形象 ,依然是为男性的存在而存在 ,作品着力塑造理想的标准女性 ,力图构成一种文化规范 ,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对女性的束缚。
-
论明代拟话本小说的卡里斯马形象群
-
作者:
宋若云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化
明代拟话本
伦理
卡里斯马形象群
-
描述:
形象和女性形象最为突出,这一形象群的产生正是当时价值重建的必然结果,而对伦理价值的强调同时也使拟话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了类型化的特征。
-
现代伦理话语下的爱米丽:《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新解读
-
作者:
薛瑞东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爱米丽
身体
伦理
-
描述:
从现代伦理的角度重新认识爱米丽,以期勾勒出身处新旧伦理转型期的美国南方女性形象。
-
明清戏曲与女性意识
-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明清戏曲
伦理
女性形象
-
描述:
封建伦理道德使古代妇女在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不到肯定而备受摧残和压抑。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许多戏剧作家开始关注并已清醒认识到封建道德对妇女的身心戕害,他们
-
明清戏曲与女性意识
-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明清戏曲
伦理
女性形象
-
描述:
封建伦理道德使妇女在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不到肯定而备受摧残和压抑。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许多戏曲家开始关注封建道德对妇女身心的戕害,赋予其剧作中的女性以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品格,以及独立的意志和爱国精神,体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著者文摘]
-
论《美国的悲剧》中罗伯塔的悲剧
-
作者:
陈晞
王娟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莱塞
《美国悲剧》
悲剧
伦理
-
描述:
,女权主义理论批评,后结构主义等都被用来探究主人公克莱德的悲剧命运。笔者通过分析作品中罗伯塔这一女性人物在享乐文化的诱惑和物欲的驱动下殚精竭虑、不得安宁的悲剧命运,展示转型时期美国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变化以及罗伯塔悲剧的原因。
-
“五四”女性文学的伦理困境
-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伦理
五四
女性
-
描述: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五四"女性文学在爱情与母爱的冲突、灵肉一致爱情的难寻以及婚姻和事业的矛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的伦理立场和伦理观念,也展现了女性所处的有别于男性的伦理困境,由此开辟了新的精神领域,极大冲击了父权制的伦理传统。
-
“十七年”女性文学的伦理学思考
-
作者:
谢纳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伦理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章试图从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两性关系、“母爱”情结四个方面探讨“十七年”女性文学伦理道德观念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解构,旨在从伦理道德表象入手,挖掘“十七年”女性文学有别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特征。
-
文学伦理的人性转换:“身体写作”之反思
-
作者:
张向荣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身体写作
伦理
反思
-
描述:
的符号。然而,“身体写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有它积极的作用,亦存在非理性变异,某些时候它甚至将女性文学拽入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狂欢”的漩涡,成为与人性背道而驰的兽性温床,女性写作也由此迷失了方向。反思“身体写作”的滥觞对匡正女性文学的伦理因素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