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统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论教育对美国现代女性形象的影响
-
作者:
郑北琼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美国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
传统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形象
-
描述:
教育在女性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她在社会中的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女性因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可能性不及男性而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传统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中地位低下,总是被动而脆弱。正是教育改变了美国女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社会地位,从而帮助美国女性塑造出自信、勇敢的现代女性形象。
-
影视剧中非传统女性形象的褒义化构建
-
作者:
周梦瑄
于红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占鳌
反叛传统
褒义化
网络流行语
隐喻功能
传统封建
传统女性形象
变化轨迹
波兹
构建路径
-
描述:
尔·波兹曼关于“媒介即隐喻”的论断,“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1影视剧对这类非传统的女性形象高密度、褒义化的构建也使这类群体在社会文化语境中逐步获得大众的认可,这其中正体现了强大的媒介隐喻功能。
-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柴鹏举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社会生产
审美诉求
经济改革
电视广告
思维观念
特定语境
传统女性形象
性诉求
形象建构
-
描述:
消费文化的迅速崛起对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乃至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电视广告作为消费文化的产物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同时,电视广告也成为判断特定时代、特定语境中消费文化导向的参考。一、消费文化与电视广告的结合我国“消费文化”的出现是与近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并逐渐有受其制约的势头。所谓“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
-
女性意识的觉醒——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国静嘉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伯特
红遍
瑞恩
传统女性形象
寻找自我
形象分析
奥普拉
秀女
男演员
自我救赎
-
描述:
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改编自伊丽莎白·吉尔伯特2006年写的同名回忆录。该书自出版后便成为红遍全球的女性心灵励志作品,被译成40多国语言,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称其为“治愈圣经”。2010年,导演瑞恩墨菲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该片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同时该片出现的其他几位女性形象也值得思考。一、勇士伊丽莎白影片开篇,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口吻回忆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