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仕女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93 条
-
俏丽若三春之桃,闲静似娇花照水:探讨唐代仕女画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
作者:
杨森清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感美
唐代
女性形象
仕女画
阴柔美
-
描述: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给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由此绘画艺术中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达到高峰,塑造出一系列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以丰腴为美
-
《妇女时报》封面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姜思铄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面女性
媒介视觉形象
《妇女时报》
现代女性
仕女画
-
描述:
《妇女时报》是第一份商办女性报刊,也是第一份采用新式仕女画作为封面的女性报刊。这些封面既超越了之前女性报刊的封面女性形象,也没有落后于后来者,构成了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的开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有利于积累女性报刊的办刊经验,也有利于找到一个研究社会历史文化的切入点。
-
论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吕敏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境遇
演变
女性形象
审美消费
仕女画
-
描述:
在以塑造女性为主的仕女画作品中,描绘出了诸多时代特征鲜明,风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沿着这些形象演变的轨迹,我们可以挖掘出暗藏在她们身上的更多内涵。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见证了女性美的变迁,同时也折射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生活境遇。
-
明代社会因素对仕女画的影响及其文化内涵
-
作者:
张大海
来源:
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观转向
明代
审美本质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明代的仕女画的创作量显著增多,画家们按照自己内心的"美的标准"塑造女性形象,其所展现出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不仅含有明代的时代特征,也是对该时期男性审美要求的回应。随着明朝社会经济的大转变和飞跃式的发展
-
孜孜以求的东方美—中国仕女画
-
作者:
李峰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审美理念
社会性
东方文化特征
仕女画
-
描述:
女性题材的绘画作品自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然而,像中国的仕女画那样,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科,却是东方绘画特有的现象。自唐代以“仕女”一词命名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每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
-
美的时代变迁及其艺术的哲学化转向——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风格演变及其背后
-
作者:
王亚茹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艺术风格
演变
哲学思想
仕女画
-
描述:
中国具有悠久的仕女绘画历史,随着时代的改变,每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美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文章主要从四个不同时代去探索女性美的风格变化及其背后的哲学转向,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来的是历史所沉淀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意识,也可以折射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格心理。
-
美的时代变迁及其艺术的哲学化转向
-
作者:
王亚茹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艺术风格
演变
哲学思想
仕女画
-
描述:
中国具有悠久的仕女绘画历史,随着时代的改变,每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美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文章主要从四个不同时代去探索女性美的风格变化及其背后的哲学转向,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来的是历史所沉淀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意识,也可以折射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格心理。
-
华丽背后的忧郁:周昉画中的精神
-
作者:
张硕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郁
感伤
周昉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周昉是盛唐后不久的中唐时期画家,他的仕女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周昉从事绘画活动年代是唐代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虽有着华丽奢艳的外表,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愁苦哀伤之情,与盛唐时表现出的女性温婉妩媚,生平气势有所区别,较张董的作品更添几分孤寂忧郁的气质,多了些许愁人的美丽。
-
中国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张超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中西对比
中国明代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以女性形象作为符号来研究具有多重且深沉的意义,女性形象无论是从历史、社会、政治、权力、性别还是艺术表现角度切入,其都被赋予了无穷的意义与想象。它神秘、暧昧、难解且具有高度的宗教性以及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特质,自古以来就令人们深深着迷,不仅成为艺术的擅长表现对象,更是中西艺术的重要精神指标。本文以绘画中女性形象为轴线将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是因为中国明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处在同一阶段,在中西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也是对后世的绘画影响较深的两个时期。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绘画上有许
-
论唐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筱瑄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臣妾意识
闺怨
仕女画
唐寅
题画诗
-
描述:
唐寅(1470-1523),其藝術表現在畫史上有「明四大家」的美譽;在民間中,他的聲名則伴隨著如「點秋香」的傳奇而家喻戶曉。但實際上,唐寅的真實人生並不如傳奇渲染得那樣美好。他早年獲得「南京解元」之時,確實曾有一段風光的時節,但在蒙受科舉弊案之冤後,人生驟變,此後,他終其一生都與「被世道所遺棄的痛楚」並存著。這種遭遇橫逆的心境,在中國文人長久以來的「臣妾意識」下,使他難以自我的身分發聲,所以便藉由仕女畫中的女性為其代言,透過畫面情境的塑造,來抒發自我內心的憤懣、悲傷或其他有所寓意的隱言。此外,唐寅還別開生
<
1
2
3
4
5
6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