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鹿原》中女性人物悲剧的写作分析
作者: 张永明   王素娟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白鹿原》   悲剧   女性  
描述: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这部以男性为主的小说中,作者成功塑造许许多多活灵活现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大多以悲剧的角色出现,本文正是基于此对作品中重要的女性角色的写作进行研究,以此来对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探讨,了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对女性权利的反思。
《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中女性人物性格对比分析
作者: 李璐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性格   原因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通过主人公苔丝的悲惨结局批判了当时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虚伪及传统道德对苔丝的迫害。《无名的裘德》通过主人公裘德的事业与爱情的双重不幸,控诉了维多利亚中后期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不合人性,进而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及道德做了否定。
论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的同类人物
作者: 谢秋菊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扬雄   人物    
描述: 文风相似的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了共同的人物创作元素,有冯夷、偓佺、祝融等神仙人物,逢蒙和羿氏类的射手或勇士,宓妃、青琴等女性人物,还有三皇五帝等远古部落首领人物。真实与虚幻的人物共同出现在二人赋作中,主要是为了迎合天子、劝谏天子,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他俩雄奇壮丽的赋风。
人物,大尊严:浅评辽宁作家苏兰朵长篇小说《声色》
作者: 潘映希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人物   《声色》   女性  
描述: 东北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声色》在人物塑造,故事架构方面充分显现了她成为载入文学史册的作家的可能。在对众多人物的刻画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可谓最为传神,虽不是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但其中暗含了作者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一种表现女性尊严的强烈思想。
试析《尖尖的枞树之乡》中枞树的象征意义
作者: 李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象征意义   枞树  
描述: 本文试从《尖尖的枞树之乡》中“枞树”入手深层挖掘小说中人物所具有的特殊品质。本文首先分析了“枞树”花语的含义,并由此联系到小说中几个典型的女性人物。最终发现,枞树的花语正和这些人物形象所持有的品质不谋而合,她们都坚韧而高洁。本文主要以女性人物为例浅析枞树在小说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的人物人物塑造比较
作者: 赵雪霞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   人物塑造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韦瑟罗尔奶奶和艾米丽的人物形象对比及两位女性人物的塑造手法的分析比较,以使读者对两部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意识流、象征手法、叙事视角和控制对话描写的手段下,两位女性人物人物形象丰满,性格被凸显出来,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浅析《爱玛》中的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
作者: 安琦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内心世界   小说  
描述: 小说《爱玛》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占有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奥斯丁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处理生动感人、细致入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从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的性格及写作方式的分析来感受《爱玛》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时间底色下的生存——论张爱玲小说人物的生存状态
作者: 东红   来源: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张爱玲小说   人物   生存状态  
描述: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时光的流逝,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恐惧情绪。人们为了应对此在现实有时会采取一种仓皇之策———虚假。其小说中的人物在现世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失范的存在,体现为操劳的残缺
广东妇女运动的先驱者:高恬波
作者: 麦映华   来源: 广州档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妇女   中国   传记  
描述: 广东妇女运动的先驱者:高恬波
解读冰心小说的创作艺术
作者: 向怡   来源: 好家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冰心   小说  
描述: 冰心是现当代文学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是女性文学的第一位开拓者,她的文学生命和当代文学生命一起成长壮大。冰心的问题小说解读了社会上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和其他作品一样没有解决策略。到后来冰心形成她独创的理想化的“爱的哲学”,她的作品对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年,她的“爱的哲学”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1 2 3 4 5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