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
作者: 杨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价值   唐诗   人物形象   描写艺术  
描述: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是在唐前诗歌人物描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且对后世诗歌人物形象描写影响深远。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整体研究包括五个方面:历史渊源、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描写技巧、艺术演进和艺术成就。唐
1990年代以来的美国反恐电影研究
作者: 吴淼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人物形象   反恐电影   国家意识  
描述: “反恐”这个主题在现代媒介的传播下变成了新世纪以来所有政府都不得不正视的焦点。作为911事件和恐怖主义的受害者,美国在经历阵痛和彷徨之后,做出了全面的应对和反击,而这也引发了和反恐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反恐题材电影更加直接地反映现实,更加受到电影人和观众的重视,是诸多现象的其中之一。反恐在现实和电影两个纬度上紧密呼应互动,成为当代电影学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鉴于此,本论文将上世纪末1990年代和本世纪初十年来的美国反恐题材电影故事片统合起来作为研究客体,综合电影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
林和平电视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徐忠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塑造手法   人物形象   林和平电视剧  
描述: 本文以林和平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林和平电视剧中所塑造的几种类型的人物,他(她)们的存在使得林和平电视剧跳出了一般类型剧人物塑造类型化的窠臼,凸显了其作品内蕴丰富、感人至深、色彩
2000年以来的台湾女性剧情片研究
作者: 朱庆颜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女性剧情片   主题意蕴   人物形象  
描述: 这一时期台湾女性剧情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笔者主要从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意蕴表达和美学特征等三方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在女性主义文论批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电影批评
在现实与理想中流浪:张炜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张妙文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张炜   人物形象  
描述: 小说中的几个关键性的人物形象——父亲形象、女性形象、流浪者形象——进行长时段的梳理综合,以达到对张炜小说的深入、准确的把握。在张炜的小说中,作者借父亲形象完成了对道德失范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女性形象
赵本山电视剧研究
作者: 曹丽霞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听语言   内在意蕴   赵本山电视剧   人物形象  
描述: 电视剧的艺术内涵和创作特色。本文主要从赵本山电视剧的内在意蕴、人物形象、视听语言三方面来探讨其电视剧的理论价值与现
唐代筝诗研究
作者: 程梦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描写   筝诗   唐代   内容特征   人物形象  
描述: 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和音乐艺术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大量优秀诗歌作品,各类器乐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唐代诗人在诗歌作品中对音乐艺术加以表现,就形成了唐代音乐诗。筝诗也是音乐诗中的重要子类之一。筝诗诞生于梁陈时代,唐代诗人在梁陈筝诗的基础上,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拓展,创作出别具特色的唐代筝诗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从《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中搜录筝诗51首,结合文学和音乐学知识对之进行研究。笔者首先梳理了筝乐器发展历史,重点概括出唐代筝乐器的特点,为筝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接着,笔者对唐以前的涉筝文学作
李樯电影文学剧本的叙事研究
作者: 郝媛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主题   电影文学剧本   李樯   人物形象   结构  
描述: 的文学追求和哲学思考,为当下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范本。分析研究李樯的五部电影文学剧本,其叙事上的独特风格主要体现在剧本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四个方面。首先,李樯电影文学剧本
属下能说话吗?--《灶神之妻》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江玉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谭恩美   《灶神之妻》   主题思想   美国华裔作家   人物形象  
描述: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在1989年问世以来,获得多个奖项,好评如潮。1991年,她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该书又一次轰动美国文坛,获得美国评论界和大众读者的欢迎,并进一步确立了谭恩美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灶神之妻》,指出第一代华裔妇女温妮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期处于“属下阶层”,受父权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无力为自己说话。而作为新一代华裔妇女的知识分子谭恩美有责任在主流文化中寻回被掩盖的声音,为她们发声。 这篇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中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