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个体生存状态——论伊迪丝·华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 隋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困境   社会转型   自我与自由   人物形象  
描述: 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主要以美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为背景,描绘各阶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选择。本文主要以《伊坦·弗洛美》、《欢乐之家》、《纯真年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以乡村和纽约为代表的美国社会中各阶层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展现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追求,进而揭示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和精神困境。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从缺乏自我意识的生存者,到自我意识觉醒的挣扎者,再到追求自我意识的反抗者的过程,展现了女性在新旧社会交替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她们在传统
《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 2001年-2010年
作者: 李敏   来源: 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美国   2001   2010   人物形象   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稿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女性形象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并获得可供借鉴的传播策略。《纽约时报》是美国报道国际事务最多的报纸,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观点,并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书稿以该报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国女性的报道为样本,从社会性别和民族国家叙事两种视角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媒介形象,以期窥见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和中国社会的认知。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比较中国女性形象与“真实”情况的出入,而是要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通过话语的运作突出“中国”“女性”的特色
小说《飘》意识形态批评研究
作者: 张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批评研究   女性角色   独自一人   《飘》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论   欲望论   杰拉尔德  
描述: 一、小说《飘》中的人物形象意识形态小说《飘》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故事进行讲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因此也传达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尽管如此,小说依旧塑造出许多丰满的男性形象。下面,笔者便来对小说
// 名妓/贤妾颂曲背后的男权女性观—— 新编昆剧《影梅庵忆语·董小宛》小议
作者: 马姝   来源: 戏剧与影视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董小宛   女性观   男权中心   爱情至上   认知结构   审美趣味   影梅庵忆语   冒辟疆   人物形象   冒家  
描述: 至上、克己复礼、德言容功一应俱全的完美的名妓/贤妾形象。人物形象是创作者认知结构和审美趣味的投射。那么,此剧塑造的董小宛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创作者怎样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趣味,即,作者持有怎样的女性观?这种
从课文看古典女性叛逆
作者: 谢文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窦娥冤》   反抗意识   《孔雀东南飞》   卫风   刘兰芝   人物形象   婚姻生活   幸福美好   自由平等  
描述: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女性形象,比如《诗经》里《国风·卫风·氓》的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以及《窦娥冤》的女主人公窦娥等人物形象。这些女性虽身处男权社会,却敢爱敢恨,她们或
徘徊于善恶之间的女性:《雾都孤儿》中南希形象分析
作者: 曾秀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贼   查尔斯·狄更斯   雾都孤儿   社会底层   奥利弗   形象分析   英国小说家   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描述: 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中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对身处
从伍慧明的《骨》评当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创伤叙事
作者: 朱丹   苏红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伤小说   寻梦   小说叙事   反思小说   小说作品   慧明   主题内涵   人物形象   美国女性   创作文本  
描述: 伍慧明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杰出作家,其小说处女作《骨》是感伤文学的代表作品。因此,结合小说《骨》的创作文本,分析其感伤叙事及其相关问题,既利于普通读者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其深邃的主题内涵,又利于创作者研究者分析感伤叙事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自己反思小说《骨》的阅读感悟,参考其他研究者对于感伤特点的分析,对小说创作中的“感伤叙事”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
论张洁小说的叙事特征
作者: 张文民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叙事特征   叙述视角   经验叙事   人物形象   女性文学   创作境界  
描述: 以往论者大多从女性文学的视角研究张洁小说,其“女性意识”被不厌其烦地论说。本文避开这种研究定势,努力从人物形象、叙述视角、经验叙事等方面探讨张洁小说的叙事特征,进而总结其在创作境界方面的某些缺憾
超验主义自然观视觉下《小妇人》的艺术特征
作者: 张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民主   女权运动   超验主义   写作背景   文学创作   马奇   西方思想   奥尔科特   人物形象   美国女性  
描述: 小说《小妇人》是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的社会为写作背景的,主要描述了当时人们对新的思想和精神的一种追求,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已经逐步变成自由民主。这个时候,美国的女权运动也逐渐兴起,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女权运动为当时的女性意识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为当时美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的美国社会背景对女性的自由民主开始逐渐激发,重新树立了女性的地位,这对于美国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新鲜的血
日本小说改编电影《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刘彩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浦友和   伊豆的舞女   三口   世界文学史   少女形象   日本文学   形象解读   日本女性   人物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伊豆的舞女》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坛地位的重要作品,是其早期创作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1]并先后六次被搬上荧幕,在电影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