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人物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31 条
-
解读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服饰描写
-
作者:
贾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服饰审美
服饰情结
人物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建构起奇异的人生与艺术世界,她对于服饰的一往情深几乎达到执迷眷恋的程度。对于张爱玲来说,服饰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有灵性、有意味的所指;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生命体验。张爱玲有着一种无可逃逸的“服饰情结”,关于她的服饰形象和对其小说人物的服饰描绘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史话,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引言、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成因、服饰与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关系、服饰美学观、结语等五个主要部分。引言主要揭示张爱玲小说服饰研究的重要价值、研究现状等问题,认为关
-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
作者:
董怡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楼梦》
《红楼梦》
人物形象
-
描述:
,试图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以及性格特征的比较性研究,以达到深入挖掘两篇文本内部所包藏巨大容量的目的。本文共分为
-
金瓶梅形象接受史论
-
作者:
卢海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瓶梅
《金瓶梅》
接受美学
人物形象
-
描述: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金瓶梅》的作者着力刻画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她们的性格复杂,遭遇坎坷,历代读者、批评家对她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主要通过自《金瓶梅》诞生至今三四百年间历代读者对金、瓶、梅形象的解读,来探讨她们的价值和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以历代读者对金、瓶、梅的审美经验为中心,集中考察历代读者的审美反应,进而探寻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旨在沟通三四百年来读者对金、瓶、梅形象的审美经验史,实现历史视野与现实视野的融合。
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将三四百年的金、瓶、梅形象接受史分成
-
一部女人的历史
-
作者:
陈晶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题
叙事特征
人物形象
-
描述:
解放道路的探索和思考。《无字》是张洁创作道路的总结之作。本论文主要从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特征三个方面展开对《无字》的分析研究,从主题层面来说,《无字》深刻揭示了女性苦难命运的现实境况和历史原因;在人物形象
-
艾丽查·奥热什科娃的女性观与创作中的女性问题研究
-
作者:
茅银辉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奥热什科娃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
描述:
本论文本着体现选取典型作家的典型问题之原则,选取了奥热什科娃创作中的女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奥热什科娃是波兰女性文学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最杰出代表,而女性问题又是她的创作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本论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新兴的女性学关于女... >> 详细
-
梅娘小说论
-
作者:
肖艳丽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投影
审美特质
人物形象
-
描述:
梅娘,原名孙嘉瑞,吉林长春人,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华北沦陷区主要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沦陷区作家”里为数不多,依然健在的一位。她一生遭际坎坷:幼年丧母,少年丧父,青年丧夫,老年失子。文革期间被打成“汉奸”,“右派”,从文坛消失。文革结束后,随着文学界对于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推进,梅娘开始在文学史中“复活”。1997年梅娘作品被列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选的现代文学百家书系,开始受到文坛的关注。梅娘的文学创作跨越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两个时期。她的小说大多在建国以前完成,并在沦陷区发表和出版,建国以后以散文随笔
-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怪诞女主角
-
作者:
郭丽莉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哥特式女性
心理分析
哥特小说
人物形象
-
描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在战后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作家,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伟大的小说家。她的故事看似轻松、幽默,实则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非常规的故事,血腥的暴力,阴郁的宗教,典型的南方场景,还有那一群群性格怪癖,行为乖张的人们赋予奥康纳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和学者。她的作品不多,但是受到世界各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且引起诸多争议,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怪诞问题。本文重点论述和分析了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怪诞人物。作者从客观
-
随花飞到天尽头
-
作者:
刘晓波
来源: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
描述:
本书解读了《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其中的特点。这其中就是关于生命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蕴含在那一个个鲜活生命中的无奈和悲凉。
-
红楼女性 下
-
作者:
何红梅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
描述:
本书选录有关69位红楼女性人物的评论文字,除42人单列之外,另27人列入“其他人物”;选录文字的先后之序,以人物属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尊卑长幼、主仆亲疏等为序,尼姑、道婆之类置于主仆之间。
-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周志宇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伤理论
《我弥留之际》
威廉·福克纳
人物形象
-
描述: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整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美国南方为背景,描绘一百多年间各阶层人物多方面的生活图景,揭露了美国社会的历史变革以及在当时历史变革背景下美国人的思想变化和精神创伤。创伤理论以创伤叙事、创伤见证及创伤记忆为核心,而创伤理论的运用在福克纳的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弥留之际》就是体现福克纳将创伤叙事、创伤记忆和创伤见证三者结合运用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