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乌托邦神话与大跃进时期的新闻摄影
作者: 雷淑叶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新闻摄影   真实性   乌托邦   人民画报   大跃进  
描述: 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 分析大跃进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文艺思想准则对新闻摄影的影响,以及因此影响所形成的新闻摄影的支配性范式;2、分析新闻摄影如何再现“人民公社”和“集体劳动”,用视觉艺术
新中国版画中拖拉机形象的象征意义
作者: 李月秋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工农联盟   农业机械化   拖拉机厂   新形象   新中国   象征意义   女性形象   中国版画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拖拉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年画、宣传画、农民画、版画及国画、油画等绘画作品中大量出现。而在当时,这类作品中的拖拉机并不单是因其作为新事物或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五十年代中国视觉图像中女性符号的创造
作者: 李移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人民公社   农村女性   女性符号   视觉图像   毛泽东   农村妇女   女性形象   农民形象   视觉艺术  
描述: 为什么在新中国形形色色视觉图像中出现那么多从事农业劳动的女性形象,并且在“工农兵”的组合中,农民形象的担任者无一例外总是女性。 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中,土地和农民总是与男性相联系的。“男”字这个汉字,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说文解字》中说:“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妇女即使是生活在农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进行田间劳动的女农民。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所依靠的主力军也正是这成千上万的男性农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显示了中共领导下男性农民的力量。然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