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二十世纪】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生命意识的主体流变
-
作者:
张玉芬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生命意识
女性性别意识
二十世纪
-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中国二十世纪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形象,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的发展动向作一次历时性的梳理。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在男性知识分子的启蒙下开始觉醒。追求个性
-
杭樨英月份牌艺术的现代性研究
-
作者:
赵维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生活场景
现代性研究
中国艺术
商业广告
生活政治
商业美术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
艺术特色
-
描述:
月份牌艺术作为商业广告画,其商业味使得重视"文人传统"的中国艺术界对它持否定态度,认为它"浅人之美"①,故学界对它不够重视,相比对"海派"的研究,关于月份牌的研究较少。至今为止,对月份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亦偏于薄弱,多数书籍和文章只将其作为老广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概述总结,梳理月份牌和老广告的发
-
特吕弗的女性观
-
作者:
徐怀静
来源:
书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女性主义色彩
西方文化
女性观
电影作品
七十年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
女性人物
新浪潮
-
描述:
在特吕弗的电影世界中,女性人物具有致命的摧毁力,男性人物多为好色之徒,女性主义批评者因此对这位导演颇有微词。如若将特吕弗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细细审
-
西蒙娜·德·波伏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存在主义观点
-
作者:
齐彦芬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女作家
人与人
不同类型
波伏瓦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女作家。她一生用相当多的精力研究妇女问题,其作品也多半是以妇女问题为主要题材。在这些作品中,她塑造了不同类型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
你看你看美人脸 英国名著中走出的美丽女子
-
作者:
詹同玲
来源:
东方电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女主角
勃朗特
女子
著作者
福斯特
英国
呼啸山庄
二十世纪
中世纪
-
描述:
在英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19世纪初发光发亮的简·奥斯汀、19世纪中叶炙手可热的"勃朗特三姐妹"、二十世纪的小说大师E·M·福斯特,二十世纪末开始名声鹊起
-
生活的变革与女性的困惑——谈庐隐、刘索拉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现代生活
生活态度
文学作品
类形象
新时期文学
新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二十世纪
-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虽然不同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但它已经面向世界,在自己特殊的历史土壤中,出现了复杂的现代生活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也使新文学作品中出
-
从曹禺剧作中的几个女性形象看中国妇女的觉醒
-
作者:
任少东
张紫娟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禺剧作
现实主义
北京人
中国妇女
觉醒
周朴园
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陈白露
二十世纪
-
描述:
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禺,在他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她们,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妇女所遭受的摧残与侮辱,描写了她们的反抗和逐步觉醒.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妇女的解放,只能也必将随着人民革命的最后胜利而实现.曹禺这三部剧作所反映的二十世纪二
-
夏娃备案:1999
-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东荪
生活
八十年代
文本阅读
女性形象
男人
宗白华
女性主义
小说
二十世纪
-
描述:
……以一九九九年的文本阅读为切面,好奇于经历了廿世纪一系列壮阔事件构成的生活日常的一百年,在世纪的最末,女性的内心波澜。身处其间,呼吸与共,那个答案,我想知道。
-
“图腾”与“禁忌”——张承志男权文化的神话
-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男权文化
禁忌
形式实验
张承志
图腾
妇女观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
无可避讳
-
描述:
的时日里掩盖掉这位作家堪称前卫的思想光亮。这就是二十世纪一开始就无可避讳的妇女观问题,也是张承志试了几次都未能最
-
试谈外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杨晴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外国文学
女作家
文艺复兴时期
高峰期
园地
莎士比亚
比较探讨
二十世纪
女性
-
描述:
,她们共同筑造了一个丰富的女性生活世界,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人类的女性理想。这是一块敏感而纤丽的厨地。 本文拟从古希腊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四个高峰期的文学中,比较探讨这块园地中的女性形象的演变完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