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分析《忧郁与理想》中女性的多重形象以及波德莱尔的无意识性冲动
作者: 胡博乔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论   女性多重形象   波德莱尔   性冲动  
描述: 波德莱尔既是一位光芒四射的伟大诗人,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他的诗集《恶之花》中,有许多元素都展现了这位诗人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在这些元素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波德莱尔字里行间充满着的矛盾、纠结和挣扎,这种二元性的矛盾情感尤其体现在他对于女性的描写方式上。在波德莱尔的生命中,许多女性对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这位诗人始终以一种极端矛盾的情感来对待身边的女性,在她们面前,诗人表现出崇拜、爱慕和欲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憎恨、厌恶和鄙视。于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女性形象同样被他极端而矛盾的感情所影响,呈现出多种
二元压迫的异样颠覆者:论玛丽娜·扎丽佐斯卡生态女性意识
作者: 路珏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论   《在美国》   生态女性主义   玛丽娜·扎丽佐斯卡  
描述: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在美国》获得了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这部小说根据历史人物——波兰19世纪一位久负盛名的女歌剧演员海伦娜·莫得耶斯卡的生平改编而成。小说女主人公玛丽娜·扎丽佐斯卡以独立女性的形象出现,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玛丽娜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用自己对大自然的关怀和爱护谴责了人类对自然掠夺式的开发和破坏;她身处父权制社会,但并没有盲从两性关系中征服与被征服的上下等级模式,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支配权;作为一名女性,她没有鄙薄自己的女性身份
谱写“美与力”的交响:观梁如洁的绘画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二元论   逻辑起点   艺术现代性   彰显   审美观念   程式化   个性化   绘画   女性形象  
描述: 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梁如洁教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本文根据笔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修订而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