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二元对立】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不彻底的女性主义文本:《达·芬奇密码》的解读
-
作者:
崔莉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二元对立
《达·芬奇密码》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作家丹.布朗所创作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被众多评论家赞誉是一部在后现代语境下为提高女性地位摇旗呐喊的作品.以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小说的文本分析后可以看出,<达·芬奇密码>虽从表面文字上提倡神圣女性,但实际上是一部不彻底的女性主义文本.在该文本中潜藏的性别歧视蕴含了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小说不但充斥着失真的女性形象,而且寻找圣杯的冒险之旅体现了男性超人对于女性寻找自我的压迫和控制.
-
夏洛蒂·吉尔曼《黄色墙纸》的结构主义解读
-
作者:
刘英峰
张维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吉尔曼
《黄色墙纸》
二元对立
结构主义
-
描述:
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她的代表作《黄色墙纸》被公认为是美国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作品在主题、背景、人物刻画及象征手段的运用上,无不体现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
对《鬼途》中二元对立现象的反思
-
作者:
王剑华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鬼途》
二元对立
帕特·巴克
战争
-
描述:
1995年布克奖得主帕特·巴克(1943-)是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英国文坛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主要关注工人阶级女性的生活经历和身份认同。然而,《再生》三部曲是她小说创造的重要转折点,先前作品以女性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转为后期作品以男性为主要角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鬼途》交替讲述普瑞尔返回法国战场后的军旅生活以及理弗斯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危机。迄今为止,评论家往往从女权主义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本文从二元对立入手着重挖掘其在社会与生活方面的表象。小说中的二元对立引人深思,但很难被人察觉。著名文学
-
解构的世界: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
-
作者:
朱海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二元对立
莱辛
-
描述: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战后英国杰出的妇女作家。她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审视、记录了二十世纪社会的多变。目前虽然关于这位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对而言对从整体上把握莱辛小说中的思想倾向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主要表现在一、研究对象集中在《金色笔记》而且着重阐释作品的独特结构,显得不够全面;二、研究视野狭窄,视点单一并缺乏系统性,基本局限在其对种族和女性的研究上,还有很多研究领域有待深入;三、研究方法不够多样。有鉴于此,本文以后现代主义
-
“05最酷超女”形象分析
-
作者:
张骋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审美观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权主义理论
二元对立
挑战
女性形象
主导地位
男性
男权主义
-
描述:
轰轰烈烈的05“超女”舞台比拼在万众瞩目和一片争议声中早已尘埃落定,但“超级女生”带来的巨大余波并未随着比拼的落幕而烟消云散。在超女热浪的席卷下,我们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超女现象。“超女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和经济现象,其影响远远地超出了它的本身,对中国当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生态都将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05“超女现象”最深层涵义的一层是指,李宇春这种中性化甚至更带男性化的酷帅的女性形象彻底PK掉了传统意义上的温柔美眉和乖乖女。而这种超女现象体现的最深层、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带女权含义的审美
-
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
-
作者:
王建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式主义
新感受力
文艺思想
反对阐释
二元对立
艺术色情学
坎普
桑塔格
女性主义
苏珊·
快感
-
描述: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美国文化思想界的先锋人物,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知识分子”,是“在一个充斥着假相的世界里,在真理被扭曲的时代里致力于维护自由理想的尊严”的文艺批评家、文化批评家、作家,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桑塔格文艺思想实质上是反对本质主义、形而上学和传统认识论的,她认为理性的东西靠不住,“现实”抓不住,主观是绝对的,客观是相对的,“现实”只能是一种有选择的“现实”,“真实”、“真理”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