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体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97 条
-
《陆犯焉识》中女性形象主体意识探析
-
作者:
田克萍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犯焉识
主体意识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中首次采用了男性的叙述视角来描写女性,塑造出具有主体性意识的母亲、妻子和情人形象。然而这种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并不完全,这主要是受到严歌苓矛盾的女性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谨慎态度的影响。本文在界定女性主体意识内涵的基础上,以作品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形象为例,具体分析作家是如何建构了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并指出这种建构的水平同作家的个人经历、创作实践与女性主义思想息息相关,因而呈现出两面性,具有中庸的温和姿态。
-
从湮没走向绽放——《红旗谱》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谢丽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
主体意识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梁斌的《红旗谱》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富有张力的女性形象,表现了不同女性主体意识的成长以及自我追寻的精神轨迹。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分析学视野,解析文本中的三种女性人物类型所蕴涵的主体意识成长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文本深层意蕴得以形成的创作心理无意识因由。
-
简析电影《80’后》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高胜男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后》叙事
女性遭遇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影片《80’后》由女性导演李芳芳指导完成,讲述了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孩的青春成长故事。本文将分析《80’后》的女性遭遇,女导演在影片中呈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以及影片的画面和剪接所表现出的观看视角,并借由这些分析来研究女性主体意识在《80’后》中的反映。
-
论男权话语重压下的女性生存:以方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李敏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方方小说
主体意识
女性生存
-
描述:
在男权话语占主导的社会,女性如何更好地生存是女性研究的核心话题。方方的小说中对女性命运、女性生存境遇的描摹从未缺席。以方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对男权话语重压下的女性生存困境进行原因剖析,并反思小说人物命运,可以就女性如何在两性社会更好地生存提出哲学建议与可行性策略。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女性形象
-
作者:
杨哲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主体意识
五个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中,"姨妈月兰"柔弱温婉、逆来顺受,是帝国文化霸权压迫下的牺牲者;"母亲勇兰"聪颖独立、大胆倔强,是中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觉醒者";无名姑姑"渴望爱情、傲对死亡,是向父权、夫权及族权抗议的鸣警者;"我——花木兰"替父从军、建功立业,是用武力与父权、王权和帝国文化霸权抗争的女勇士;而"诗人蔡琰"则是成功言说自我、永垂青史的女勇士。本文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揭示这些女性形象对扭曲化和刻板化女性形象的颠覆,为新时代女性言说自我,与男性权威进行对话创造了飞越的可能,从而有
-
女性主体意识的隐退:王海鸰作品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素婕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退
主体意识
女性
-
描述:
王海鸰创作了的一系列婚恋题材的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各自的方式寻求并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消费时代的冲击下,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却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其已经觉醒并确立起来的女性主体意识受到强烈的影响。她们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原因,或自我矛盾,或自我迷失,或自我否定,表现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隐退。
-
从女神到女奴的命运写照 ——浅析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何振苓
赵静
来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男权中心
主体意识
女奴
-
描述:
张贤亮笔下的每一位男主人公背后都有一位对她们满怀奉献、甘愿牺牲的女性。然而这些女性在拯救了男主人,陪他们走过了苦难的岁月和炼狱般的困境后,却永远得不到这些男性,继而由女神的形象沦为男权社会的女奴命运。她们主体意识的丧失也注定着她们的悲剧命运,只能由男权社的摆布,依附于男性。
-
照亮历史深处的瑰丽之光:《布隆德誓言》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彭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隆德誓言》
亮炯·朗萨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小说《布隆德誓言》中的女性健康、纯净、优美,让晚清时期还处于奴隶制的布隆德被女性之光照耀暗沉的历史.论文以《布隆德誓言》中的女性为关注对象,从其主体意识角度呈现藏族女性特有的瑰丽色彩;并指出亮炯·朗萨塑造的这批女性形象在文坛所具有的意义.
-
浅析文学作品对女性权力进步的意义——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为例
-
作者:
庞俊
来源:
山西农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奥斯丁是一个伟大的文学作者,也是女性在今后文学史上实行转折的女作家,开启了女性形象的先河。她的文写作品站在女性独特的地位上,展示了女性形象的超高智慧和主体意识。本文站在简·奥斯丁的形象上分析女性主义形象,再从她的《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形象上分析出女性想象。
-
“女性主义文学/性别研究”专栏凌叔华对婚姻与女性解放的拷问
-
作者:
苏文兰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家庭
主体意识
凌叔华
女性解放
-
描述:
婚姻到底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女性解放的出路在哪里?凌叔华的作品通过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五四时期女性的生存现状。不论是传统豪门巨族中的女性婚姻,还是为寻求个性解放,努力实现婚姻自主的现代女性婚姻,都呈现出悲剧状态。在凌叔华看来,在社会的整体解放没有实现的大环境下,单纯的女性解放,只能是空想。只有摧毁腐朽的婚姻制度,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才能冲破限制女性发展的婚姻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