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创作的非宗教哲学因素
作者: 韩素玲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姚莫愁   时代印记   《京华烟云》   文学作品   女性人物形象   女性命运   圣约翰大学   宗教哲学   中学教育  
描述: 本文从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女性命运的安排来分析和解读林语堂一生受到的教育、影响他的各种人生经历和文化现象、作家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创作者创作的目的性等非宗教哲学因素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一、林语堂其人、作品及主要思想渊源简介林语堂受教育经历可以分为启蒙时期父亲的家庭教育,厦门的教会学校寻源书院的中学教育,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英文、宗教和哲学教育。在经过短暂
千年发展目标和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
作者: 罗蔚婷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首脑会议   妇女问题   发展议程   联合国系统   各级教育   千年发展目标   联合国发展   小学教育   妇女组织   中学教育  
描述: 一、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和2015年后发展议程2000年,联合国召开的千年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包括8项目标和每项下共计21个具体目标。其中目标3直接与性别平等相关,具体目标是"争取到2005年消除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的两性差距,最迟于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其它多项目标与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相关,如具体目标"使包括妇女和青年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享有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体面的工作","1990年至2015年间,将
高等教育对东南亚妇女的影响——东南亚妇女参与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若兰   来源: 东南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口   三级教育   高中教育   初中教育   妇女组织   政府公务员   性别意识   劳动参与率   妇女研究   中学教育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南亚高等教育的发展,妇女参与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都有长足进展,到90年代,接受三级教育的女性在人口中的人数较之50、60年代有了极大提高(表1)。1950年,缅甸10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