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当代中国银幕中的女性形象与性观念
作者: 金润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爱   道德伦理   中国   女性形象  
描述: 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这篇论文从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人,尤其是女性的角度出发,结合传统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和方法,在大量、细致的角色分析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作者: 杨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左翼电影   美学原则   文化领导权  
描述: 左翼电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为了适应当时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新发展的需要而发起并领导的电影运动,拍摄了一大批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影片,它于1932年绚丽亮相,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退
近十年中美评论视野中的莫里森小说《秀拉》
作者: 沙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美国   《秀拉》   中国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文学创作中注重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塑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鲜活的黑人女性形象。通过这些颠覆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莫里森把自己的笔锋直指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深刻而又细腻地展现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真正心声。莫里森修正了过去美国黑人文学偏重描写男性的倾向,开始从黑人妇女的视角来观照周围的世界,使黑人女性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得到真正的
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
作者: 刘堃   来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清后期   中国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共分5章,选择以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为媒介的传统再构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本土文化、晚清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女性形象以及民族国家思想与话语这三重资源,详细分析晚清至“五四”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再构历程。本书注重把女性放在儒家思想框架内特定的性别文化脉络及两性关系中去探索研究。
生态女性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女性形象
作者: 王明丽   来源: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现代   女性  
描述: 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学女性形象。
20世纪都市女性形象与都市文化
作者: 傅建安   来源: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物特征,并通过她们来体现都市的表征,传达都市的脉动,表达都市的情绪。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以时间为主线,论述了中国都市的女性形象构建、解构和重构的发展轨迹。
东方银幕女性形象掠影
作者: 赵小青   来源: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电影影片   人物形象   电影评论   女性  
描述: 东方银幕女性形象掠影
谢春彦笔下的九十九个女性形象
作者: 谢春彦绘   来源: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水墨画   人物画   中国   现代  
描述: 谢春彦是一位著名并十分活跃的画家和美术评论家。余秋雨说他“豪放而儒雅,感觉细腻而又一派侠义心肠;他赢得了一大批朋友,也赢得了艺术。”谢春彦先生的“浅草书丛”首批著作共三册,包括《风流人物——谢春彦师友录》、《谢春彦笔下的九十九个女性形象》、《谢春彦诗书画》。书中文短而情长,画小而谊厚,有血有肉,情致动人。作家陈村曰:“谢君图画线条古怪,笔意畸拙,用心良苦,一画既毕,性爱蛇足,酷爱作诗打油,语不笑人死而不休,下笔一如有鬼。”亦足见其妙其趣其异。本书为系列之《谢春彦笔下的九十九个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源流考论
作者: 马珏玶   来源: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典小说   中国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是一本研究古典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书籍,内容包括: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方法论、山雨欲来风满楼、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丛书 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
作者: 刘堃   来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清后期   中国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共分5章,选择以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为媒介的传统再构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本土文化、晚清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女性形象以及民族国家思想与话语这三重资源,详细分析晚清至“五四”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再构历程。本书注重把女性放在儒家思想框架内特定的性别文化脉络及两性关系中去探索研究。
< 1 2 3 ... 7 8 9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