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双面镜中的女性镜像:一曲当代女性的命运悲歌——读方方新作《万箭穿心》
作者: 赖洪波   来源: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中国社会   女性人物形象   人生选择   社会底层   价值观念   当代女性   方方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万箭穿心》讲述的是一个身处社会底层、尝试了人生万箭穿心般痛苦后的女性,仍然直面惨淡人生的故事。如同《风景》,方方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武汉社
为她们的新形象感伤 杨帆绘画中的女性主义态度
作者: 朱其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帆   中国社会   成长   转型期   消费社会   新形象   主导   感伤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青年女画家杨帆一直在她的画面上描绘她那一代或者她那一代之后更年轻的女性形象。杨帆自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新一代青年女性自我塑造和成长的文化背景,在
王西彦早期小说创作中的恋母情愫
作者: 刘剑虹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群体   中国社会   作者   创作道路   小说创作   母亲   三十年代   个人风格   女性形象   恋母  
描述: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文坛似乎于突然之间崛起了一个青年作家群体,他们“生机勃勃,富有潜能,与变动着的中国社会保持着广泛的联系。一出手就显示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且每一个都年青得让人嫉妒”。王西彦就是
历史使命感与艺术形象——关于茅盾作品中的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作者: 史瑶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家   中国社会   历史命运   抗日战争   中国革命   买办资产阶级   民族工业   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性质  
描述: (一) 茅盾塑造了一系列“时代女性”形象以后,再经过《路》和《三人行》的创作,从《子夜》开始,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资本家形象,如吴荪甫、唐子嘉、何耀先、王伯中、阮仲平、林永清、严仲平等,达成了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有贡献。冯雪峰曾说:“要寻找一九二七年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除了《子夜》,依然不能在别的作品中找到。”我们不妨进一步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象茅盾这样以深沉的思想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塑造出一系列民族资本家形象的,还找不出第二个人。
高房价压垮中国单身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中国社会   房价   买房   美国记者   关心   房子   婚姻问题   女性形象   中国房地产市场  
描述: "她们只关心你有没有房子。"近日,《洛杉矶时报》和《时代》周刊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中国单身汉在婚姻问题上面临的巨大压力。
求真意志——李银河和她的性社会学研究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   王小波   性社会学   女性权利   同性恋   亚文化   社会学家   银河   中国女性  
描述: 研究的一个展示,但不是全面的展示。在此之前,她出版过《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女性权利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除这六本研究著作之外
《美国妇女与妇女运动(1920-1939)》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两次世界大战   中国社会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美国历史   社会文化   生存状况   间歇期  
描述: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周莉萍副教授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美国历史和美国妇女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既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
《女界钟》与中国近代妇女史学开新
作者: 宋烨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   妇女运动   金天翮   妇女史学   妇女权利   社会现实   女权思想   中国妇女史  
描述: 金天翮所著《女界钟》一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阐发女权理论的专著。该书对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社会妇女问题进行深层剖析,揭示了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现实,对妇女光明前途予以乐观展望,并对解决中国妇女脱离苦海
“五·四”新文化时期北京女性报刊评述
作者: 刘宁元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中国社会   女性报刊   妇女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北京   中国女性  
描述: 1915年9月,《新青年》(1917年初落足北京)问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9年五四狂飙席卷全国。这场极其伟大的,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中国妇女运动,其意义亦十分
中国女性解放正遭遇滑铁卢
作者: 柯倩婷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滑铁卢   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社会   民主革命   女性解放运动   妇女组织   性别研究   中国女性  
描述: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历经民主革命、新中国和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性已经争取到了教育、工作、参政等基本公民权。1995年以来,中国成立了大量妇女组织,性别研究也受到社会青睐,女性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