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电影】搜索到相关结果 86 条
-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周夏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民族题材
女性形象
-
描述:
少数民族电影是新中国开掘出来的新题材和新风尚,解放前在中国45年的电影史上仅出现过几部屈指可数的少数民族电影,解放后在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大放异彩,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女性形象不仅以她美丽明媚的女性特质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娱乐和情感的需求,而且以她聪慧能干的积极表现极大鼓舞了当时观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热情,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整体呈现出德才貌兼备的完美形象,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高度理想化的集体想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
性别视角与被看风景——1915-1949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何静
来源: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影视艺术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女性文化
-
描述:
电影百年,女性成为银幕上一道绚丽的风景。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和电影叙事实际出发,探讨了1915-1949年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内涵,对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女性主义的读解,分别概括出早期中国电影
-
新时期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之重塑
-
作者:
张丽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野性情人
独立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女性在电影中的形象也改变了旧有的单一化、平面化的特点,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也朝向多元化发展。本文就将聚焦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在展现新时期以前中国电影中的女性群像
-
浅谈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发展
-
作者:
许乐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
描述:
电影是一门被人观看,给人以心灵启迪和震撼,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视觉艺术。历时百年的中国电影,创造了无数个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其中总不乏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中国电影在百年风云起伏与人世沧桑变换中
-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
作者:
衣凤翱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中国
上海影像
前十七年
海派文化
-
描述: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
-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
作者:
衣凤翱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中国
上海影像
前十七年
海派文化
-
描述: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
-
海派文化与中国电影初创期上海影像缘起
-
作者:
衣凤翱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缘起
中国电影
上海影像
初创期
海派文化
-
描述:
上海影像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中的嬗变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美学内涵,视听化为电影中上海的都市形象、女性形象、政治影像、类型化影像、明星影像
-
遮蔽与张扬:新中国女性电影的主题变奏
-
作者:
高力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意识形态
中国电影
女权主义
男性中心
-
描述:
从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角度审视:新中国的电影在女性伸展与解放的体貌下,是一种强大的政治潜抑力与整合力。在这两种合力的遮蔽下,女权的内蕴、女性的意识和独立的女性品格却缺损到几乎无可辨认的境地。我国新时期主流电影通过女性表象的复位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拨乱反正”的过程。然而,这时期电影叙事中的女性、母亲、地母形象仍是沉重的、超负荷的或多元决定的历史存在。新时期的电影语言仍然是男性的传播方式,在男性的、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遮蔽和扭曲下,新时期电影中的女性依然是缺损的。第四代女导演以鲜明的女性意识烛照她们的创作,赋
-
空洞的能指
-
作者:
刘宇新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时期
现实题材
能指
女性形象
-
描述:
论文以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进入中国新时期以来现实题材的电影史,梳理出一个女性形象的谱系:被仰视、仰慕的女性形象;被俯视、同情的女性形象;被凝视的、视觉消费的女性形象;试图逃避凝视的目光、叛逆的女性形象。本文还从中国新时期以来现实题材电影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女性形象流变的历时性特征,发现尽管偶尔有几个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闪烁在银幕上,而女性的整体群像作为客体物象,被赋予了各种意义:女性形象被用来指向意识形态及社会的发展;指向男性以及男性社会的困惑;被异化为“视觉消费”的对象。女性仅保留着女性的称谓,成为“空
-
中国电影初创期上海影像美学内涵的视听实现
-
作者:
衣凤翱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美学内涵
视听
上海影像
初创期
海派文化
-
描述:
中国电影艺术初创期上海影像美学内涵视听化为上海的政治影像、都市形象、女性形象等,都充分体现出上海影像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中国电影初创期上海影像的政治影像美学内涵